美术教育中欣赏评述能力分析.doc

美术教育中欣赏评述能力分析.doc

ID:50996203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8

美术教育中欣赏评述能力分析.doc_第1页
美术教育中欣赏评述能力分析.doc_第2页
美术教育中欣赏评述能力分析.doc_第3页
美术教育中欣赏评述能力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美术教育中欣赏评述能力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美术教育中欣赏评述能力分析一、有效设计,提供参照合理有效地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对有效欣赏与评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在根据课题设计教学时,要根据本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把握欣赏评述教学的本质。教师首先要明白,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美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视觉经验,并与欣赏的美术作品交融,引导其产生新的知觉心理体验。④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将相关的美术作品、艺术家进行解构,完成作品的背景、作品要素的分析,让学生看明白艺术家与作品想表达的思路,这样才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同时目标设计

2、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层层推进展开,让学生体会艺术作品的意味。以苏教版第十二册的《现代雕塑》一课为例,先来看一则案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现代雕塑的基本知识,感受现代雕塑的造型特点和审美特征。技能目标:以泥塑的形式设计制作一个现代雕塑。情感目标:体验现代雕塑的美,培养学生对现代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了解现代雕塑的造型特点和审美要求,体验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和精神内涵。教学难点:感受现代雕塑的内在意义和美感,体会中西现代雕塑的独特美。初看这样的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似乎没有问题,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样的设计其实很笼统、很模糊。因为欣赏评述

3、是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就会发现当课题的人文主题和学科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准不能吻合时,课堂教学就不能达到有效性,欣赏评述也就落实不到相关的节点上,学生也只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点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现代雕塑本来就接触不多,对其本身的文化意义了解得也不够,已有的视觉经验在本课中又不能被唤起,学生的体验自然就被削弱了。面对现代雕塑,学生想说说自己的独特想法,但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想认真描述,但似乎又找不到比较恰当的语言。二、创设情境,问题引导课堂情境的创设是以学生的审美经验为节点,以结构化、综合化的生活场景图像的呈现为

4、基础的,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建立属于学生的知觉自我发现和融入的体验场,如色彩感知、线条感知、形式感知乃至意义感知,将学生的视觉发现以一定的艺术形象呈现出来,有利于他们积累审美经验,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的感知互动与传达。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笔者在此不再赘述,而重点探讨问题引导的意义。对话是课堂互动的主要形式,通过对话可以实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引发学生观察和思考。提问又往往是师生对话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效的问题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唤起其视觉经验,引导学生特别地观察以及引发其思考。试看以下教学案例——木板年画:问1:说起木版年画,在生活

5、当中你在何时、何地见过木版年画呢?(回忆类问题,唤起学生的回忆与视觉经验)生:……问2:你通过哪些方面或特点确定你见到的就是木版年画呢?(加工类问题,促进学生概括年画的特点)生:……问3:老师这里有几张木版年画的作品,请你欣赏一下,看看木版年画在选材、形象造型、色彩、寓意上有什么特点?(观察类问题,给学生提出明确的欣赏目标)生:……问4:年画一般都有哪些题材呢?具体有哪些色彩?(聚焦问题,引向核心主题)这样的问题引导,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因为“欣赏•评述”不是简单的看与说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思考、讨论、回忆、整理、叙述的过程。三、学会观察,培养思维

6、意象中国画艺术的学习,最讲究一个“悟”字,在中国画艺术中有“妙悟不二”之说。“悟”的关键点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要有一种特殊的心源观照,以自己的心去观物。如果要把这个“悟”放到小学美术课堂上来落实,那就是“发现”,只有发现了才能悟出其中的奥秘与道理,并建立起触及心灵的体验。如果一名小学生在作品欣赏时发现了什么,并提出了看法甚至是质疑,这样的教学就达到了有效性。那么如何才能有所发现?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形成思维意象。“意象”本是现象学的一个概念,在小学美术学习领域,特别地看即跳出视觉经验,要看到独特的属于个人的风景。美术家的“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视网膜成

7、像的物理现象,他们的“看”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自我意识的拥有,这种“看”即发现特别。学生有了这种看的意识,在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事物的本身状态”,其眼前的事物或现象会与其心理产生一种特殊的图式,思维就能产生某个意念,这个显现产生的作用就是“思维意象”。以苏教版第十二册教材《听音乐、画音乐》一课为例,感觉、嗅觉、听觉本身就非常抽象,很多人更是缺乏这些能力表达自己的知觉体验。只有引导学生“看见”音乐,才能抓住美术学习的本质。所以针对这类课程,教师需要借助“符号”这个概念来说明问题。符号本身是抽象的,但它又具有一定的形象,学生可以通过这个路径探究符号背后的含义

8、。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提供一些代表不同声音的符号让学生比较、感受,同时与大师的作品结合起来欣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