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62565
大小:1.28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3-16
《宏观经济学第六讲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讲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1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本部分为宏观经济问题的长期分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经济增长的内涵与源泉二、经济增长模型三、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四、经济周期的定义与经济周期类型五、经济周期现象的理论解释2一、经济增长的内涵与源泉经济增长指的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用总产量或人均产量表示。增长率的衡量:总产量增长率:GY=(Yt-Yt-1)/Yt-1人均增长率gy=(yt-yt-1)/yt-1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经济发展不仅包括量的增加,还包括质的提高。量的增加:GDP和人均GDP的增加质
2、的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4经济增长的核算:Y=AF(N,K)⊿Y——=Y⊿Nα——+N⊿Kβ——+K⊿A——A⊿A——=A⊿Nα——-N⊿Kβ——K⊿Y——-Y索洛余量劳动份额资本份额5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t=f(Nt,Kt,A)A是什么?观点一:技术产出与生产要素投入及技术状况相联系。它既可以通过要素投入增加实现,也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要素效率实现。6观点二:技术+制度西蒙·S·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经验统计学之父。
3、“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这个国家向她的人民提供经济商品的能力的长期提升,这个增长中的能力,基于改进技术和它要求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7观点三:多因素决定的要素生产率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美国经济学家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要素生产率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进步等。8二、经济增长模型1、新古典增长模型3、内生模型91、新古典增长模型基本假定(1)全社会生产一种产品(2)储蓄函数S=sY,s为常数(3)不存在技术进步
4、(4)规模报酬不变(5)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10新古典增长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和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于1956年提出的。1、新古典增长模型k=sf(k)–(n+δ)k·人均资本变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11[资料]索洛和斯旺[资料]索洛和斯旺RobertMertonSolow(1924-),美国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之父,获1987年诺贝尔奖。TrevorWinchesterSwan(1918-1989),澳大利亚人,经济学家。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用来说明储蓄、资本积累和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是经济增长路径是稳定的。12
5、稳态意味着包括资本存量和产出在内的有关内生变量将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状态。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过少,都存在着某种力量使其恢复到稳态,模型所确定的状况是稳定的。一新古典增长模型ykOkAsyAyAsf(k)A·(n+δ)kf(k)·稳态13储蓄率或投资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富裕,而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贫穷。1、新古典增长模型ykOA·ykOC·储蓄率增加的影响人口增长的影响sf(k)·s’f(k)C’(n+δ)k(n’+δ)k·A’14内生增长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核心思想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
6、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增长模型包含两条研究思路:第一条是罗默、卢卡斯等人用全经济范围的收益递增、技术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的思路;第二条是用资本持续积累解释经济内生增长的思路,代表性模型是琼斯–真野模型、雷贝洛模型等。2、内生增长理论15PaulMichaelRomer(1955-),美国人,斯坦福大学教授,经济增长专家,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力候选人。在1986年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把知识完整纳入到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在1990年建立了经济增长模型,把公共知识和企业拥有的专门知识看作内生变量。[资料]保罗·M·罗默16经济增
7、长的原因有:第一,获取新“知识”(革新、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等);第二,刺激新知识运用于生产(市场条件、产权、政治稳定以及宏观经济稳定);第三,提供运用新知识的资源(人力、资本、进口品等)。2、内生增长理论Y=AK⊿K=sY-δK⊿Y——=Y⊿K——=KsA-δ17[资料]西蒙·S·库兹涅茨鼓励技术进步:政府在改善技术增长方面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教育。鼓励资本形成:主要归结为鼓励储蓄和投资。增加劳动供给、提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各国生活水平差别中,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同样重要,政府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体系
8、。三、促进增长的政策18中国经济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到中高速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19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人口和资源红利:(1)用工成本低;(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