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56072
大小:45.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8
《黑木耳的成分药理作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黑木耳的成分药理作用 一、黑木耳的成分 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L.exHook.))又称为黑木耳,光木耳,耳子。子实体胶质,有弹性。古书记载,木耳“益气补肌,轻身强志”。木耳富含碳水化合物、胶质、脑磷脂、纤维素、葡萄糖、木糖、卵磷脂、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蛋白质、铁、钙、磷等多种营养成分,被誉为“素中之荤”。据现代科学分析,每lOO克干品中含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粗纤维7克,钙375毫克,磷201毫克,铁185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0.15毫克,维生素B20.55毫克,烟
2、酸2.7毫克。其中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含量分别比白木耳高出一倍、两倍至五倍。在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尤以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壳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等含量最为丰富。木耳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的灰尘杂质集中吸附,再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排毒作用。 黑木耳的成份主要是黑木耳多糖。 黑木耳作用:降血糖、降血脂、抗血栓形成、提高机体免疫、抗衰老、抗溃疡、抗放射。 二、黑木耳中各种氨基酸含量(mg/100g)种类含量种类含量天门冬氨酸891.49蛋氨酸76.79苏氨酸526.23异亮氨酸596.46丝氨酸544.23壳
3、氨酸683.32谷氨酸889.60酪氨酸204.78脯氨酸336.16苯丙氨酸401.56甘氨酸462.78赖氨酸297.57丙氨酸647.80组氨酸88.25胱氨酸77.50精氨酸189.84缬氨酸486.83 总量:7401.24 三、黑木耳提取液—黑木耳多糖 黑木耳营养极为丰富,有“素中之荤”的美誉。吴瑞宪对黑木耳的营养成分作了全面的分析,发现它富含大量的糖类和蛋白质,同时也是一种钙和铁含量较高的食品。大量研究表明,黑木耳作为“生物应答效应物”(BiologicalResponseModifier,简称BRM)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而这些重要的
4、药理作用都是与其多糖成分密切相关的。因此,黑木耳多糖倍受人们青睐,对其的研究也已成为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医药、食品科学等领域研究和开发应用的热点。 1、黑木耳多糖的提取 黑木耳多糖是一种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为细胞内容物,提取时需要进行细胞破壁,从细胞破壁将多糖成分释放出来。因而细胞破壁技术也就成了提取生物活性成分的关键。 2、黑木耳多糖的结构分析 黑木耳多糖的结构包括单糖的组成、连接点类型、单糖与糖苷键的构型、分子量范围等。黑木耳子实体中含有4种多糖:FⅠA、FⅠB、FⅡ和FⅢ,其中FⅠA及FⅡ均为酸性杂多糖,二者均由D-木糖、D-甘露糖、D-葡萄
5、糖、D-葡萄糖醛酸组成。FⅠA的组成摩尔比依次为1.0∶4.1∶1.3∶1.3,FⅡ依次为1.0∶2.1∶1.0∶0.6。它们的结构主链为α-(1→3)甘露聚糖,在部分甘露糖2,6位上被D-木糖、D-甘露糖或D-葡萄糖醛酸取代。另外两种多糖FⅠB、FⅢ主链均为β-(1→3)-D-葡聚糖,侧链与主链以β-(1→6)键接而成,二者的区别在于侧链的数目和类型不同:FⅠB在主链上约有2/3的葡萄糖残基被单个葡萄糖基取代,这种多羟基基团的存在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为水溶性。而FⅢ在主链上约有3/4的葡萄糖残基被短链葡聚糖残基取代,其分支度比FⅠB高,这种复杂的
6、多分支结构使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差,为水不溶性。同时他们测得FⅡ的分子量为50×104,FⅠB的分子量为140×104。有生物学家从黑木耳子实体中分离得到两种酸性杂多糖:MEA和MHA。并证明了它们均由D-葡萄糖醛酸、D-木糖和D-甘露糖组成,MEA的组成摩尔比为1.0∶0.5∶2.8,MHA为1.0∶0.6∶1.0,两者都含有少量的D-葡聚糖,MEA和MHA的主链均为α-(1→3)键接的D-甘露吡喃糖,在部分甘露糖的2位上被β-D-葡萄糖醛酸取代,还有一些2和6位上被短链β-D-木糖取代。并测得MEA和MHA的分子量分别为30×104,37×104。以
7、上两者的结果虽不尽相同,但总的说来,黑木耳多糖所含有的多糖组分主要有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其酸性杂多糖的分子量范围在30×104~50×104之间。 3、黑木耳多糖的药理保健功能 黑木耳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且不同化学结构和不同构象的黑木耳多糖组成成分表现了不同的生理活性。经研究发现,黑木耳多糖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1)抗白细胞功能紊乱、(2)抗肿瘤、(3)抗辐射、(4)抗突变、(5)抗炎症等细胞保护作用;具有(1)降低血脂、(2)胆固醇、(3)血液粘度,(4)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具有(1)调
8、节血糖、(2)降低脂褐质含量,(3)增强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4)减少有害物质自由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