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doc

煤矿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doc

ID:50947235

大小:514.50 KB

页数:105页

时间:2020-03-16

煤矿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doc_第1页
煤矿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doc_第2页
煤矿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doc_第3页
煤矿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doc_第4页
煤矿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一章矿井简介1.1矿井概况1)柳塔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行政区划属于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管辖,隶属于中国神华神东煤炭公司。具体位置在伊金霍洛旗的东南、乌兰木伦河之东,与乌兰木伦矿相邻,与寸草塔一、二井田隔河相望,北部与转龙湾井田相邻,东南部为准格尔召新庙详查区,井田距伊金霍洛旗政府所在地阿勒腾席热镇约40km。井田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3′25″~110°07′03″北纬:39°28′17″~39°31′10″柳塔井田南起第31勘探线,北到47勘探线外推500m至公涅尔盖

2、沟,西起铁路保护煤柱,东至距铁路保护煤柱3km处。深部境界到Ⅵ组底板,上部境界到Ⅱ煤组顶板。走向长4.51km,倾斜长2.95km,井田面积13.36km2。2)交通条件阿~大一级公路从矿区附近通过,向西北38km可到伊金霍洛旗,80km可到东胜区;巴~苏公路从矿区附近通过并与包府公路相接;包神铁路从井田西侧通过,并在煤矿西部设有巴图塔集装站;从巴图塔集装站沿包神铁路向北45km可到东胜区;向南25km可到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我矿煤炭由井下通跨河栈桥至布尔台煤矿煤仓,经过洗选,再由布尔台集装站外运;故矿区公路、铁路畅通,交通条件便利。井田交通地

3、理位置详见图1-1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图1-1柳塔矿井田交通地理位置图3)气候条件矿区气候干燥,冬寒夏热,多风少雨。据鄂尔多斯市气象局资料,历年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27.9℃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最大风速14m/s,最大冻土深度1.71m。年降水量194.7~531.6mm,年蒸发量2297.4~2833mm,干燥度11.80~5.33,年潮湿系数0.085~0.19,因此本区具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高原气候特征。4)其它a、经济:区内蒙汉两族混居,居

4、民稀少,主要集中在乌兰木伦河的柳塔、巴图塔和公涅尔盖沟口附近,以工业、农业为主,牧业为辅。区内经济在以煤炭资源开发为龙头的带动下,发展非常迅速;b、供电:该矿地面建有一座35KV主变电所,正常生产时长时运行负荷约12000KW。双回路电源,一趟(120mm²钢心铝铰线,4.0km)引自乌兰木伦35KV变电站,另一趟(120mm²钢心铝铰线,4.2km)引自布尔台110KV变电站;c、供水:矿区生活饮用水源来自自备水源井;生产用水一部分由地面污水处理厂将废水回收处理后提供给井下和地面,一部分由采空区沉淀净化后井下循环使用,能够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d

5、、水系:井田内及附近地表主要河流有乌兰木伦河及其支流公涅尔盖沟。乌兰木伦河流经井田西部,年平均流量3.37亿m3,历史最高洪水位1185m(根据《柳塔矿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公涅尔盖沟位于井田的北部,年平均流量869.7万m3。5)地震: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划分,矿区所处地震烈度小于6度,建筑物及构筑物可不设防。1.2井田地质特征1.2.1井田煤系地层描述根据地形地质填图成果及钻孔揭露,井田地层自下而上有:1)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该组地层地表无出露,钻孔因未打穿其厚度不祥

6、,所见上部岩性为一套灰绿、黄绿色中粗粒砂岩,中夹灰绿色粉砂岩,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局部粗粒砂岩中含细砾。2)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井田内无出露,据钻孔揭露厚度158.44~232.84m,平均193.14m,岩性为灰白~浅灰色各粒级砂岩,灰色~深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夹煤层,含2(Ⅱ)、3(Ⅲ)、4(Ⅳ)、5(Ⅴ)、6(Ⅵ)五个煤组,含煤13~23层,砂岩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岩屑及暗色矿物,泥质胶结,局部钙质胶结,泥岩及砂质泥岩中含较多不完整植物化石,地层上部、下部含煤层数多,煤层厚度变化大,常分叉尖

7、灭,中部含煤层数较少,但单层厚度较大,厚度变化小,底部以灰白色石英中粗粒砂岩与三叠系上统延长组分界。与下伏延长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3)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h)井田北部公捏尔盖沟两侧出露,据钻孔揭露厚度平均51.00m左右,岩性上部以暗紫色泥岩、砂质泥岩及黄绿色粉砂岩为主,下部为灰色蓝灰色或黄绿色中、细粒砂岩,夹薄层泥岩,低部为灰白色粗、中粒砂岩,与下伏延安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4)侏罗系中统安定组(J2a)零星分布在井田北部和东南部的山顶及斜坡上,公捏尔盖沟的边缘上也有零星分布,其他地段已基本剥蚀殆尽。主要岩性为紫红色、黄褐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

8、质泥岩。上部以黄褐色砂岩为主,局部夹有薄层紫红色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底部以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为主,夹有薄层状黄褐色砂岩、粉砂岩,与下伏直罗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