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10694
大小:26.5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5
《区域活动的内涵与特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区域活动的概念和特点 (一)区域活动的概念 区域活动(areaactivities),也叫“活动区活动”,是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引进中国教育界的新名词。当时美国正流行“开放教育”,对国内的影响比较大。在我国,该概念更多地称为“区角活动”。“在我国托幼机构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活动区为空间结构的教室组织形式早已存在。” “区域活动在英文中有多种名称,例如,游戏区(playingarea)、学习区(learningarea)或兴趣小组等。活动区意味着选择的可能性
2、,意味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而兴趣、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从刘焱的这一观点,可以看出区域活动是一个整体概念,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兴趣性,又提出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区域活动不仅仅是幼儿感兴趣的,同时也蕴涵着学习的潜能。 (二)区域活动的特点 1.游戏、学习统一。 区域活动要求教师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实际上区域活动是教师教育意图的客体化和物质化。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活动区来影响幼儿的游戏和学习活
3、动。区域活动既是幼儿的游戏活动,也是幼儿的学习活动。但此时的“学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没有“教师讲、幼儿听”的概念,而是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幼儿的活动施加影响,支持、促进、帮助幼儿顺利活动的过程。 2.游戏性大于学习性。 区域活动更多强调的是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自己决定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活动伙伴,对活动区的环境、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活动的趣味性强。这要求教师不要一味地将区域活动学习化,应加强活动区的游戏性,特别是当今幼儿园盛行的任务定向的区域活动,应适当减少。
4、 3.空间开放性与内容整合性。 各活动区之间应是开放联系的,幼儿方便出入、方便各区间的交流。例如,南京某幼儿园大班,利用货币的流通,将“银行”、“超市”、“医院”、“娃娃家”、“理发店”、“幼儿园”、“菜市场”等多个游戏区联系起来,成了一个全班性的大游戏。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性、主动性极高,同伴间的交往率大大加强,语言、社会性、动作技能等多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同时要注意活动内容的整合,避免活动区活动的单一化、狭窄化。比如“积木区”中,幼儿进行的不仅仅是“建构”活动,也可以进行艺术
5、、语言、数学、社会等多领域的学习活动。关键是教师要有研究、发掘各活动区教育潜能的思想意识,时刻注意活动材料的多领域经验的指向性,材料的低结构化,注重隐性环境的暗示作用。 三、区域活动的实质 (一)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 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较充分的自主行为的条件,幼儿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自己做主,选择游戏类型、游戏材料与玩伴,从而促进自主性的发展。但教师应当明确,自主性并不是任意自发的行为。自主性是具有方向性的,主体能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能够支配自己的行为。自主性的前提是对
6、自己与周围事物的正确认识,自主性行为是后天通过教育培养而形成的,是社会规范的内化,逐渐成为主体的一种较稳定的行为特征。自发性行为,通常认为更倾向于先天的一种随意性行为,即在外在刺激下,由某种情绪冲动而引起的。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和逐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减少幼儿自发性行为。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建立和执行规则是培养自主性的有效手段,如:“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不干扰别人”、“做事有始有终”等。 (二)区域活动更重视幼儿关键经验的积累与培养 每一种经验都可以通过各种适合幼儿
7、的活动来实现,在开展活动前,教师要丰富幼儿的关键经验,同时意识到,这些经验不是以孤立的形式存在,他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活动开展中,应该综合为一体。如“语言运用的关键经验、主动学习的关键经验、经验表征的关键经验等”,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把这些关键经验放在许多不同的活动区中。 教师要清楚区域活动的实质与功能,不同活动区有不同功能、有不同的规则要求,教师的指导也不同。区域活动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且对教师的指导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涉及到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育技能等
8、。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意味着新的挑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