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08193
大小:37.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5
《谈谈中考历史开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谈中考历史开卷秦淑杰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历史采取开卷形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就中考历史开卷的几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一、历史开卷是挑战“应试教育”的一柄利剑回顾往年的历史教学,我们或多或少地认同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模式。它是为教而教,为考而教;老师教教材,学生考教材;老师教结论,学生考结论。如此牢牢的束缚了学生鲜活的思维。如今,历史学科考试形式由闭卷考试转变为开卷考试,这一革新犹如一柄利剑,披荆斩棘,摈弃了“死”题目(即客观性试题),增加了主观性试题。这对于应试
2、教育来说,无非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以开放性、主观性、探究性为特点的历史中考开卷考试,要求我们:以主观思维为主,融历史知识于始终;重过程,轻结论;重能力,轻知识。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这将成为适应开卷这一考试形式的历史教学必须努力的方向。总之,开卷这一考试形式的出台,使我们不得不以素质教育的理念来组织教学,以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为目的来传授知识。它是对应试教育的一大挑战,是初中历史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有力的
3、“发动机”,一个有效的“催化剂”。二、正确理解“开卷”,掌握基础知识,注重能力培养有人认为:“开卷”就是打开课本、资料,抄抄便可,因此教学时只需看看课本,讲讲资料,考试时便可以应对自如了。有的甚至说,历史一开卷不要掌握知识也能考好。这些想法是相当危险的!其实,历史开卷试题“活”。它具有开放性、主观性、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对于历史开卷试题来说,不会过多地出现客观题,而让你轻易地抄到答案。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真正意义之一,就是为了减负,但减的是学生对那些复杂知识(如大量的问答题答案)的记诵之苦,而不是对知识掌握的淡
4、化。至于历史基础知识不仅要掌握而且要能够熟练应用,否则,考试时会吃大亏。有些试题涉及古今中外,需要归纳而得出答案。如:列举能证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重要史实。如果对知识掌握不熟,理解不透,仅靠课本资料,疲于翻书,费时费力,很难找出此题的知识点。这对于有时限的中考来说,实在是得不偿失的。可见,对于历史基础知识不仅要掌握,并且要有熟练应用这些知识的各种能力。这一点对于开卷考试来说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运用自如,得心应手,立于不败之地。三、开卷考试形式下的历史教学历史开卷后,将如何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
5、决的问题。从以上所分析的中考历史开卷的特点来看,历史开卷考试考查的核心是学生的能力。那么,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以适应开卷考试呢?首先,转变观念,放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要认识到教师不能是历史知识的简单灌输者、垄断者、权威者,而是与学生一起的知识的探究者、组织者、运用者,教师还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欣赏者、促进者、帮衬者,学生首先要得到的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不只是知识的单一掌握。其次,要大胆改革尝试历史教学方式方法,多采用谈话、交流、练习、讲演、论文交流、探究等方式,培育新型的教、
6、学关系,通过活动、探讨、交流,一起构建知识体系,得出结论或知识。要重视“过程”教学,力求让学生多讲、多说、多做,在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再者,多与学生沟通,建立师生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以关心、爱心感化学生。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操,调动良好的情感。另外,要善于总结、归纳知识,注重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四、认识开卷题型,掌握答题技巧中考历史开卷试题型一般有四种: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学生应熟知这几种题型,知其解题规律、特点、技巧,以培养自己思考、分析、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答题水平。(1)选择题,一般由提干与选项两部分组
7、成,它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阐释能力与辨证思维能力。解答时,应从准确性、最佳性角度去思考。例如:(2)材料解析题,它能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读懂材料,从时间、出处、人物、事件及相关历史知识理解考虑。并迅速查阅课本资料。再审所问问题,找出相关知识点。最后,综合分析,归纳作答。(3)问答题,它是历史中考的传统题型,考查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完整准确的认知掌握程度。做题时,先审题,重点分析关键性词语,找准知识点,做答时先打草稿,检查无误后再誊写到试卷上。例
8、如:说一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结果有何异同?分析此题时,要抓住“性质”、“结果”、“异”、“同”等词语来理解,并从性质的异同、结果的异同分别作答。如果误审、漏审,都不利于正确完整的答题。五、中考历史总复习的几点建议(1)认识复习的重要性、必要性,端正复习态度。(2)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掌握。复习时重在理解,切忌死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