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01082
大小:127.7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15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班主任工作漫谈》的读书笔记 大树小学周祖华 作者简介 魏书生,1950年生。18岁上山下乡,19岁当民办教师,21岁进工厂,28岁起到中学任教至今。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特级教师,当代著名教育家。读者推荐 魏书生是个教育家,而且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我要是年轻一半,我一定要拜他为师,向他学习。 ——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 内容简介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分为八章,包括“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学生应该是自身的主人,是班集体、国家、社会的主人”、“科学管理班集
2、体”、“特殊情况育人方法种种”、“提高学习效率”、“体育、美育、旅游”、“科学管理班级要靠班级的主人们”、“三言两语谈育人——日记摘抄”。 目录 自序 具体内容 第一章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 1.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摘录:“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2.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 摘录(1):面对两位学生的吵架行为,魏老师不是劈头盖脸的批评,而是选择了严父与心理诊疗医生的双重角色,先施之以爱,继而给予具体细致的心理分析。他们心悦诚服地受到了教育,并学到了控制自己错误的
3、方法。 感受: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第一要务是克制自己的情绪,待冷静下来之后选取恰当的角色才能妥善处理,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摘录(2):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面对各种角色的选择。所以,不能把自己禁锢在一个角色里。 感受:生活丰富多彩,需要我们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者。 3.多互助 摘录(1):“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感受:相信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潜力,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激发学生潜力的助手,这样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师的助手
4、。 摘录(2):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后进学生帮助了咱们,帮咱提高了教育水平。当然咱们也帮助学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所以咱们这个组织叫“互助组”。 感受:是的,正如魏老师所说,师与生之间真都能建立起互助关系,帮助别人的同时,你已经得到了帮助。想想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顾虑太多,越俎代庖的时候居多,结果事倍功半。而且,让教师与一位学习困难的后进学生交朋友,建立“互助组”,这个办法好。还可以组织部分优生与“后进生”建立“互助组”——
5、在班级内部开展“一帮一”的帮扶活动。 4.少互斗 摘录:“在人世间,尽可能人与人不要斗起来,不要对立起来,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节省互斗的时间,应该是人们研究的生活艺术。” 感受:英国教育家赫胥黎说得好:“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是的,在一天中时间给予每个人的都是一样的,除去吃饭睡觉耽误的时间,剩下的就看你自己如何支配。假如一个人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每天都要绞尽脑汁与人争斗,那岂不是会白白浪费掉大量的时间吗?所以,还是与人为善的好,这应了那句俗话,“退一步海阔天空”。
6、没错,这样既能融洽彼此之间的关系,又能为自己节约时间,真是一举两得啊。 5.多学习,少批判 摘录(1):批判的危害有以下几点:①培养了吹毛求疵的坏毛病;②疏远朋友,让自己变得孤独;③受到污染,使自己学坏;④眼里容不得沙子,失去学习机会;⑤虚度光阴,浪费生命。 感受:可见,一个人成天去找别人的茬儿实在是太累又得不偿失,何苦?还是与人为善,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吧。 摘录(2):“不管你有多少缺点,不管别人对你的评价如何,反正我要学习你那条长处,就把它拿来变成我的。” 感受:这个想法真正体现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有选择地吸收
7、他人的优点,丰富自己,这是实用而有效的。只要是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避开他人 的短处而学习他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我,使自己变得强大,乐观,胸怀开阔。又何乐而不为呢? 6.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摘录:“人的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 感受:是的,“不经一番寒切骨,哪来扑鼻梅花香”?要想练好本领,就得吃得苦中苦。要想改变自己的处境,要想获得更好的报酬,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代价才有可能。反思自己的言行,近几年来是不是有点消极了?时常跟着大家伙儿一起发牢骚,什么也不想干,那怎么行?结果时间荒废了,工作怠慢了
8、,心态变老了,是该醒悟了! 7.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 摘录(1):“一位班主任积极乐观,笑对人生,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学生姓格开朗、乐观。” 感受:生活中常常有这种说法,“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属。没错,有什么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