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895571
大小:10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15
《高中语文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民为贵,君为轻”,提倡“仁政”。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通假字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一词多义为:为
2、宫室之美为之(为了,介词)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鱼我所欲也(第一小节)(1)(2):比喻说理,提出舍生取义的问题。由常情推出定理(3)(4):对比说理,阐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5)(6):假设推理,反面说理(7)在两个“由是……”推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8)“是故……”,说明义比生命更重要,人们都应做到舍生取义(9)申述性善论,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舍生取义鱼我所欲也(第二小节)举例证明:1,不
3、屑嗟来之食的平民:说明义比生命更重要。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者:以三个对比批判了这种不义的行为。对比论证:说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这一中心论点。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设置比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
4、文笔的特点。总结与《论语》相比较舍生取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嗟来之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富与贵,是人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两篇思想完全相合,孔孟一脉相承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义与气关系的句子: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说明气一定要得到义与道的配合辅助)是集义所在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说明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动)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浩然之气”重在内在培养,最重要是在内心积累和培养“义”,而非用外力的作用来得到它)义与
5、气的关系:气一定要有“义”和“道”的辅助配合,要在内心长期积累,不要停止,不要忘记。内心真正有了“义”,才可能有浩然之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