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问的原则.doc

课堂教学设问的原则.doc

ID:50886107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5

课堂教学设问的原则.doc_第1页
课堂教学设问的原则.doc_第2页
课堂教学设问的原则.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设问的原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设问的原则2014-12-1010:18:00作者:段义庭来源:荒湖中学浏览次数:569 古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陶行知先生也告诉我们:“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因此教学过程中,课堂设问的技巧是极其重要的环节,精心设问,问得开窍,问得美妙,能启人心智,启疑开窦,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提高。精心设问不是随意去问,它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设问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提出的问题要准确严谨,简明扼要,让学生一听就明白其意,不能模棱两可,有歧义。2.趣味性原则课堂设问要有趣味性,

2、以满足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心理需要。如果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方设法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就会给学生带来一种高涨和激动的情绪。例如,在学习了过三点的圆后,可给学生一个破损的古币,从而提出问题,你能确定其圆心和半径吗?用新知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自然兴趣盎然。再如:在学习了线段的公理之后,进行如下:我们平时走路时,总爱抄近路,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对这两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要追根究底查原因时,学生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予以解释,一种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这样就会大大激发听课兴趣。3.价值性和启发性原则  价值性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

3、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这样才能起到训练思维的作用;同时必须注意“思考价值”是相对于所教学生而言的。课堂设问要有启发性,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活动,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思维始于问题,课堂设问就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思维“最近发展区”原理,选择一个“最佳的智能高度”进行设问,使大多数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赞可夫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内三五秒钟就有多数人‘刷’地举起手来,是不值得称道的。”所以,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如问学生“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能不能”等,学生齐答了事,根本没有动脑,就

4、失去了问题的价值,对教学毫无作用,在问题的设计中可精心设计这样一些问题:(1)多答案问题,如:边长为3、4的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多少?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能全面的考虑问题,做到分析严密,表达严谨。(2)多变化问题,如:“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x2-3mx-m=0中,m为何值时,①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方程有两个绝对值相等的实数根?③方程两根异号?④方程有一根为零?”此题使学生思维活跃,愿意对数学问题从特征、差异和隐含关系进行具体分析,作广泛联想,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处理和解决问题。(3)多解提问,如:“给你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请你由这

5、两个三角形拼成四边形,并求四边形的周长。”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寻找多种解题途径,使学生思路开阔,能从多方向、多角度研究问题。同时,设计问题时,要针对学生实际,不能把问题设计得太难,问题太难,则易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就会损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如学习正三棱锥的概念后,可马上问学生:“侧棱长都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吗?”“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吗?”而马上提问学生:“底面是正多边形,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是正棱锥吗?”是不适宜的。4.循序渐进原则  围绕主题,设计一个个有层次,有节奏,

6、由浅入深,拾级而上的问题,这不仅体现了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还容易把课堂教学推入高潮,把学生带到思维的高峰区,这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情。如“绝对值”一节课,可设计出下列目标思考题:“(1)画出数轴,你能找出来表示6和-6的点吗?”(2)“这两点到原点的距离(即大小)有何关系?”(3)“什么叫绝对值?”(4)“正数、0、负数的绝对值分别是什么?”(5)“如何求一个数的绝对值?”(6)“怎样比较任意两个有理数的大小?这里,(1)(2)是(3)的铺垫,(4)(5)(6)是解决(3)这一难点的应用。这样的设计提问,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为解决“绝对值”这一难点扫清了道路

7、。再如: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有理数范围内)的练习设计为:(1)直接运用公式分解因式。例如,n2 –m2,9x2 -4y2,1-25b2等,(2)适当转化后运用公式分解因式,例如x5-x3,(p+q+r)2-(p+q-r)2等,(3)经一定技巧转化后运用公式分解因式,例如,a2-2ab+b2-c2等,(4)学生自己编题,并互换练习题,对于(1)属于模式的模仿,学生多为消极应付;对于(2)属于模式识别,学生大多积极动手;对于(3)属于模式构造,学生好奇生疑;对于(4)属于模式创新,学生跃跃欲试。5.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预期,围绕着

8、思维和能力这一核心进行发问,善于把注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