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876089
大小:75.1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石墨烯总结范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石墨烯总结范文 石墨烯总结 一、简介石墨烯的结构及性质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 石墨烯结构非常稳定,迄今为止,研究者仍未发现石墨烯中有碳原子缺失的情况。 石墨烯中各碳原子之间的连接非常柔韧,当施加外部机械力时,碳原子面就弯曲变形,从而使碳原子不必重新排列来适应外力,也就保持了结构稳定。 这种稳定的晶格结构使碳原子具有优秀的导电性。 石墨烯中的电子在轨道中移动时,不会因晶格缺陷或引入外来原子而发生散射。 由于原子间作用
2、力十分强,在常温下,即使周围碳原子发生挤撞,石墨烯中电子受到的干扰也非常小。 石墨烯最大的特性是其中电子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 这使得石墨烯中的电子,或更准确地,应称为“载荷子”的性质和相对论性的中微子非常相似。 石墨烯有相当的不透明度可以吸收大约2.3%的可见光。 而这也是石墨烯中载荷子相对论性的体现。 石墨烯是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的物质,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上100倍。 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学家对石墨烯的机械特性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在试验过程中,他们选取了一些直径在10—20微米的石墨烯微粒作为
3、研究对象。 研究人员先是将这些石墨烯样品放在了一个表面被钻有小孔的晶体薄板上,这些孔的直径在1—1.5微米之间。 之后,他们用金刚石制成的探针对这些放置在小孔上的石墨烯施加压力,以测试它们的承受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在石墨烯样品微粒开始碎裂前,它们每100纳米距离上可承受的最大压力居然达到了大约2.9微牛。 据科学家们测算,这一结果相当于要施加55牛顿的压力才能使1微米长的石墨烯断裂。 我们至今关于石墨烯化学性质知道的是类似石墨表面,石墨烯可以吸附和脱附各种原子和分子。 从表面化学的角度来看,石墨烯的性质类似于石墨,可利用石墨来推测石墨烯的性质。 石
4、墨烯化学可能有许多潜在的应用,然而要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得到广泛关注有一个不得不克服的障碍缺乏适用于传统化学方法的样品。 这一点未得到解决,研究石墨烯化学将面临重重困难。 二、石墨烯应用方向石墨烯的这种特性尤其适合于高频电路。 高频电路是现代电子工业的领头羊,一些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由于工程师们正在设法将越来越多的信息填充在信号中,它们被要求使用越来越高的频率,然而手机的工作频率越高,热量也越高,于是,高频的提升便受到很大的限制。 由于石墨烯的出现,高频提升的发展前景似乎变得无限广阔了。 这使它在微电子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研究人员甚至将石墨烯看作是
5、硅的替代品,能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 三、石墨烯的制备——氧化石墨还原法氧化石墨还原法氧化石墨还原法氧化石墨还原法氧化石墨还原法制备石墨烯是将石墨片分散在强氧化性混合酸中,例如浓硝酸和浓硫酸,然后加入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强等氧化剂氧化得到氧化石墨(GO)水溶胶,再经过超声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最后通过还原得到石墨烯。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石墨本身是一种憎水性的物质,然而氧化过程导致形成了大量的结构缺陷,这些缺陷即使经1100°C退火也不能完全消除,因此GO表面和边缘存在大量的羟基、羧基、环氧等基团,是一种亲水性物质。 由于这些官能团的存在,G
6、O容易与其它试剂发生反应,得到改性的氧化石墨烯。 同时GO层间距(0.7~1.2nm)也较原始石墨的层间距(0.335nm)大,有利于其它物质分子的插层。 制备GO的办法一般有3种Standenmaier法、Brodie法和Hummers法。 制备的基本原理均为先用强质子酸处理石墨,形成石墨层间化合物,然后加入强氧化剂对其进行氧化。 GO还原的方法包括化学液相还原、热还原、等离子体法还原、氢电弧放电剥离、超临界水还原、光照还原、溶剂热还原、微波还原等。 Stankovich等首次将鳞片石墨氧化并分散于水中,然后再用水合肼将其还原,在还原过程中使用高分子量
7、的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对氧化石墨层表面进行吸附包裹,避免团聚。 由于PSS与石墨烯之间有较强的非共价键作用(π?π堆积力),阻止了石墨烯片层的聚集,使该复合物在水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1mg/mL),从而制备出了PSS包裹的改性氧化石墨单片。 在此基础上,Stankovich等制备出了具有低的渗滤值(约0.1%体积分数)和优良的导电性能(0.1S/m)的改性单层石墨烯/聚苯乙烯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环保、高效,成本较低,并且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其缺陷在于强氧化剂会严重破坏石墨烯的电子结构以及晶体的完整性,影响电子性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精密的微电
8、子领域的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