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867926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8
《[精品]关于海西建设人才现状的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海西建设人才现状的分析海西,是指海峡西岸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闽东南地区”概念的延伸,指以福建为主体的台湾海峡西岸地域经济综合体。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范围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衔接,依托沿海核心区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五大中心城市及其以五大中心城市为中心所形成的经济圈构筑地域分工明确、市场体系统一、经济联系紧密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经济综合体。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设想由来已久,是在福建省原有发展战略,尤其是在海峡西
2、岸繁荣带战略基础上提出的。2006年两会期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字样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计划通过10年~15年的努力,海峡西岸将形成规模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达区域。福建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个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定位准确,得到了中央的支持,这次又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海西建设将成为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具体实践。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央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贯彻落实大陆政府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伟大实践;海西经济区承担全国发展
3、大局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重任;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海西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海西经济区的建设,给区域上市公司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其中至少五大行业中的14家上市公司,将会因此而受益,即基础设施和建材行业的福建水泥、建发股份、中国武夷、三钢闵光、漳州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厦门港务、厦门空港;自然资源及传统优势行业的永安林业、片仔痍;高科技产业的国脉科技、龙净环保;商贸及金融业的建发股份、东百集团、兴业银行。其中最直接或者说最先受益的,应该是基础设施和建材行业、房地产行业,以及交通运输
4、,再往后应该是商贸、金融和物流,在区域发展比较成熟之后,当地的一些特色优势行业如农业、林业,也能够进一步地发挥出来。然而海西建设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也使得一些关键性问题突显出来。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科学技术是关键。而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人才是基础。但福建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科技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在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省委八届三次全会也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表明了中央、省委更加重视教育。改革开放30多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
5、了重大成就,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增加。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所占比重稳步提高。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省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已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4个,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生产研发型事业单位已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3个,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创造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虽然我省的科技人才不断增加,但是和其他省份的人才建设队伍比起来,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和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科技人员队伍总量仍然偏小
6、,同时,福建省的新兴和前沿学科及领域的高层次学科、学术带头人也较匮乏。二是科技人员队伍增长速度相对较低。三是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人才不足。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科技人员、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严重不足。四是科技人员的科技活动产出不高。技术中介组织和科技经纪人较匮乏。长期以来,科技经纪人才的缺乏是导致目前中介组织发展普遍状况不佳、服务层次低的重要原因。同时,相当部分的技术中介组织是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的,对技术中介的业务知识与经验较缺乏,能够真正深入中小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和技术难题的不多,从而影响了服务成效。这些突显出来的问题在多方面的发展
7、上都影响了海西建设的进程以及海西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形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形成原因有:一、地理区位与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一般说来,经济越发达,越能给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就越容易吸引到高层次的科技人才。福建省位于珠三角洲和长三角洲之间,以福建为中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实力明显弱于这两个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如这些发达地区。二、政策不够优惠。从整体上看,福建省针对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政策体制还不够系统,缺少专门针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尤其是企业中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保留的完整规划。三、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8、1997年中共福建省委制定出台了《福建省跨世纪人才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但是围绕这个规划出台的配套政策并予以贯彻落实的工作力度还不够。同时对待科技人员的政策存在滞后性,对科技人员队伍的管理与规划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制定政策时政府行为居多,如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