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困生的心灵.doc

走进学困生的心灵.doc

ID:50861023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5

走进学困生的心灵.doc_第1页
走进学困生的心灵.doc_第2页
走进学困生的心灵.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走进学困生的心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进学困生的心灵祥顺中学:杨林华学困生,具体表现是:上课不听讲,不做作业,不爱学习,学习成绩差,遵守纪律欠佳。他们令许多老师十分头疼。老师们想尽了办法,例如:把家长请到学校给学生告状、请家长在家里督促学生做作业、每天把家庭作业让学生记到本子上,通知家长,并且请家长签字,以便让家长督促其完成、甚至在中午和晚放学留下没完成作业的学生来完成作业,接学生的家长在旁边相陪。------可谓办法多多,用心良苦。虽然可能有一时之效,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有些学生今天被老师逼迫完成了作业,明天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这样就造成学生整体成绩下降,学生学习也就更加没有热情,造成

2、恶性循环。因此学困生问题是许多老师感觉非常头疼、非常棘手的问题。我一直很关注学困生问题,开始我也和许多老师一样,只看到学困生的表面现象,说他们懒,不争气,对不起家长和老师。虽然采取了许多办法,但是收效甚微,经过许多失败,促使我深入地研究学困生问题。我一方面查阅资料,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一方面多与学困生接触,与他们交朋友,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谈心,启发他们自己分析原因。经过多年研究观察,发现学困生的表现虽然差不多,但是每个人形成学困的原因却不一样。我的班里有一个男生,老师讲课从来不听,总是在座位上低着头玩,你如果提示他注意,他虽然不玩了,可眼睛也不看黑板和老师,显示

3、出与老师有对立情绪。我当时走到他身边,趴在他耳边说:‘‘你不舒服么?’’,他看我很友善,小声说:‘‘没有。’’我又说:‘‘那,注意听讲好么?’’他点点头,开始放下手中的东西,听我讲课。课下我多次找他谈心,才了解到由于他上课好动爱玩,不爱学习,成绩不太好,小学经常受到老师的白眼甚至责罚,日久天长与老师有了感情上的隔阂,造成厌学,所以成了学困生。可是通过我的观察,他并不是一个不聪明的孩子,也并不是一个特别讨厌的学生,非但如此,有时还有特别好的表现,比如:热心帮助同学;值日或劳动时特别积极主动,等等。我把我对他的观察结果告诉了他,他特别惊异,眼睛里流露出信任和感激。上课开始注

4、意听讲,也开始认认真真地做作业。我发现了他的这些进步,从心眼里感到高兴,同时我把这些感受告诉他,也在班里对他进行多次表扬。以后一段时间,他进步很快,每天都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到期中测试,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高。由于融洽了师生关系,就转化了一个学困生,这使我更加认识到: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融洽师生关系有多么重要。       很多教育家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师的爱对学生来说是甘露,师生间的亲密交往对学生,尤其对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其感兴趣的学科,大多数是他所喜欢的教师所任的学科,反之,对该学科会表现

5、为冷淡、厌学。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应该跟学困生和所有的学生建立起真挚的情感联系,并且谨言慎行,不能伤害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尽量给他们以平等、民主的人格,才能做好他们的工作。 前面提到的那个同学的转变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我们班另外一个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也很生动:开学时间不长,我就发现有一个学生作业经常出现错误,尤其是应用题错误百出,同时也经常出现不完成作业现象,表现出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虽然我同他进行了很多次谈话,但收效甚微,后来我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发现他做题出错是由于他读题困难造成的。由于语文学的不好,就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结果造成做题困难,由此

6、产生了畏难和厌学情绪。针对他这种情况,我对他进行了很多鼓励,也替他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可以问同学或问老师,在语文课上,认真学习,多读多练。这样就基本解决了读题难和理解题意难的问题。同时告诉他:不要灰心,不只是你一个人遇到这个问题,每一个同学都要经过这样的过程,随着你的不断努力,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使这个同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时间不太长,他就有了很大进步。通过这个同学的转变我深刻认识到:由于学生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差,一个小小的困难也可以拌倒他,如果老师不及时伸出援手,帮他度过难关,他很可能会一蹶不振,永远是差生,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他有了飞速的进步,这充分说明了及时发现

7、学困生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因人施教的重要性。      在转化学困生的实践中,我感触很深。之所以能成功转化,源于对学生的爱和对工作的爱,我从来不知道讨厌哪个学生,对工作永远充满热情。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但是,永恒的法则是必须建立师生间的正常的感情桥梁。学生感觉老师象父母一样关心和爱护自己,学生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特别是对待学困生、单亲家庭的学生以及有心理障碍的同学,教师要有换位意识,给予同情、关心和爱护,还有毫不吝啬的表扬和鼓励,这些都是转化学困生的金钥匙。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学困生所以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