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doc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doc

ID:50860436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doc_第1页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doc_第2页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doc_第3页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doc_第4页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引用】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一、什么是“有效教学”?(一)抓住一个关键字:“实”  做到“五实”: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1.“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2.“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

2、的高低。效率高的课,才称得上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丰实”——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平实”——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他的名言“公开课最能锤炼人,但家常课最养人”。李政涛教授认为

3、我们的课要上成家常课,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公开课相当于宴会大餐,而家常课则是家常菜,宴会大餐我们偶而吃一顿还行,吃多了就会生病,还是吃家常菜的好。公开课虽最能垂练人(初建课、重建课、在反思与重建中提升自己),但家常课最养人。家常课是最真实的课,虽有缺撼,但有发展的空间。我们在成长的同时学生也在成长,那么课堂就有生长的气息了。所以我们的  学生走出课堂和走进课堂在知识、技能、方法、能力、习惯上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那么这就是理想的课堂,师生共同生长的课堂。  5.“真实”——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缺憾的课、有待完善的课、有发展空

4、间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未经过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真问题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  (二)理解一个关键词:“有效”  框架一理解“三效”。一是“有效益”,看教学目标达成度,越接近目标,越有效;实际教的与学生学的差异越小,达成度越高。二是“有效果”,针对学生,他的变化发展越快越大,越好,就越有效果。三是“有效率”,最小的投入,产出越多,就叫有效,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框架二理解“八效”。一是“全效”,你的教学有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只关注少数明星学生?二是“广效”,要让学生视野开阔知识渊博

5、(“眼界决定境界”);三是“远效”,持续长远的效果,准备让学生学什么东西(终身受益的东西,如兴趣、方法、能力习惯);四是“深效”,体现在深度解读教材、深度解读文本,深度解读学生;五是“强效”,“强效”的最高境界:老师一句话,影响学生一生;六是“准效”,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是“对准学生心弦的音调”;七是“速效”,直接对准目标,简约。目标、环节、方法、技术、语言,—语中的,要言不烦;八是“奇效”,教师要有化矛盾为发展,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三)思考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1.教什么?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哪些可以教,

6、哪些不可以教?有两种方式:一是对照课程标准。要基于课标,不要让文字沉寂于文本中。例:培养质疑能力,一篇课文那句话那段话哪里适合质疑——要找到对应知识点、训练点!就是今天要教的内容。二是对照学生发展需要。这里,要掌握“三个原则”: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如果你不教学生学不会的,或者教了之后会更有进步和发展的;三是,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也不懂的,不教。举例:钱梦龙——《死海不死》,老师说这篇课文是说明文,你们觉得哪些地方今天上课不用我来讲了?下面请你们告诉我,哪些内容,哪

7、些方面是需要我来讲的?(强调:教学起点从哪里确定,从学生不懂的地方开始)    2.怎么教?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如何确定?(1)适不适合学科特点;(2)适不适合教学内容;(3)适不适合学生特点(不同年级、年段、基础不同,方法不同);(4)适不适合教师特点。  很多教师听名师的课后东施效颦,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要思考到底从名师那里学什么。一是技巧和方法;二是思想观点和精神;三是成长历程。名师如参天大树,树会开花结果实,技巧如花和果实,醒目、易得,但从别人那里摘来的花,很快就会枯萎腐败,因缺了思想的根。学名师,就要善于“嫁接

8、”思想的根,而不只是摘花摘果。没有谁天生就是名师。名师也遭遇过困难、障碍,看他是如何走出来的。如于漪老师,70岁时还讲过:“与其说我一辈子做语文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语文教师。”这就是名师的品格!如今80岁了,还每年发表文章。在《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