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育评估.doc

儿童心理发育评估.doc

ID:50813342

大小:44.4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4

儿童心理发育评估.doc_第1页
儿童心理发育评估.doc_第2页
儿童心理发育评估.doc_第3页
儿童心理发育评估.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儿童心理发育评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估  心理发育评估狭义上亦称为心理测验,是一种使心理现象数量化的心理学技术,即行为样本的客观的标准化的测量。一般采用心理测验的量表,以分数或等级对人的。心理行为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心理测验主要用于能力评价、人才选用、教育评价、临床心理诊断、行为评定、干预效果评估等方面。  心理测验按测验目的、测验性质、测验方法、测试组织形式等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几类:a。测验目的①智力测验。以测定人的智力为目的。如比奈西蒙量表、韦克斯勒量表、瑞文测验联合型(CRT)。绘人测验等。②人格测验,如艾森克人格问卷(E

2、PQ)、14项人格特性量表(14PF)等。③神经心理测验:用于研究脑与行为的关系,临床上测量病人在脑病损时所引起心理变化的特点。如H-R成套神经心理测验、视觉保持测验、利脑测验、触觉辨别测验等。④特种技能测验用于检测人的特殊才能。如音乐、机械技巧、绘画、文书等多种特殊能力测验。⑤适应性行为评定:旨在评定被测人智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如社会成就量表、智残评定量表、儿童行为量表等。b.测验性质①言语测验:以言语来提出刺激,被测人用言语作出反应。大部分心理测验属于此类。②非言语测验:也叫操作测验,主试者用操作或语言提出刺激,

3、被测人则用操作来作出反应。③语言与操作混合测验:结合了上述两方面的测试内容,如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PPSI、WISC-R)属此类测验。c。测验方法①问卷:文字测验中采取问答形式的测试方法,用于行为和态度的测量。②作业测验:多以图形或其他类符号形式,让被测人作出特定反应。③投射测验用于没有结构性的或没有固定意义的测题月I起被测人的反应,借以考察其所投射的人格特征和品质的一种测验。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d.测验组织形式①个体测验:即主试人与被测人面对面进行的测试。诊断性测验多属此类。②团体测验:一个主试人同时对

4、多个被测人进行的测试。教育心理测量多以班级团体进行。实施测验的原则:①根据目的选择测验;②与被试儿童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③正确解释测验结果;④遵守测验道德;⑤保密。婴幼儿测验:婴儿的言语能力是有限的,运用言语应答形式来测评婴儿心理发展是行不通的。在婴幼儿期心理发育的水平更多是通过动作反映出来的,即可根据婴幼儿动作发展推断心理发育。因此,较著名的婴幼儿发育量表大都以动作测评内容为主。国内较常用的发育评价(筛查)量表包括:①格塞尔(Gese11)发育量表:适用于4个月至3岁的婴儿。量表由8个分量表的63个项目构成,涵盖

5、动作。)顺应、言语及社会应答四个方面。施测时根据儿童的所谓关键年龄期,以成熟年龄比实际年龄再乘以100来换算出发育商数。②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M):主要用于0~6岁儿童,内容包括105个项目,亦分布于动作、顺应、言语及社会应答四个范畴。它的目的是智能筛查,而非诊断,即筛选出智力落后的大致范围,再对筛出的可疑者做进一步的诊断性检查。一般施测于一个儿童约需时20min。③贝利婴儿发展量表:适用于2~30个月的儿童。包括三个分量表:一是智能量表,有知觉、记忆、学习、问题解决、发育、初步的语言交流、初步的抽象活动等;二是运动

6、量表,主要测量坐、、站促、爬等粗运动以及双手手指操作技能;三是行为记录,包括情绪、社会行为、注意广度以及目标定向等。④新生儿行为评定量表:是B前应用于年龄最小的量表,有27个行为项目,分别列于习惯化、朝向反应、运动控制成熟度、易变性、自我安静能力、社会行为六个类型中。27个项目均按9级评定,中间状态为正常,两端为偏异。⑤我国"0~3岁小儿精神发育检查表":由中科院心理所和首都儿科研究所共同研制,其内容主要来自格塞尔发育量表、贝利量表和丹佛量表。  目前临床上对小儿神经心理的检测理论和操作规范及其意义不甚了解,在此阐述

7、一下我个人观点。  儿童神经心理特征及其检测意义:神经心理学是研究脑与心理或脑与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神经心理测验是其众多研究方法中的一种,旨在通过测验来间接了解大脑不同区域功能和测量病人在脑损伤时所引起的心理变化特点。儿科临床应用神经心理学测验,主要采用操作行为或视觉空间方面的项目来定量分析儿童的认知水平、智力。感觉一运动能力、记忆、言语、反应速度、思维能力等,旨在为诊断和制定针对性矫治措施提供依据。临床儿童神经心理检测的主要目的是:①认知水平评价;②鉴别诊断;③判断预后;④制定治疗教育方案。  传统神经心理学理

8、论基本来自对成人脑损伤的研究。但儿童的神经心理机制及其特征与成人有所不同。因儿童大脑功能的分化和其所涉及的神经网络的串联与并联机制,更突出体现在当神经系统受损时,可通过建立旁侧通路来补偿受损功能。如儿童语言中枢受损时,可依靠很强的代偿功能建立旁例通路,或可建立新的中枢域以恢复语言功能。同样,儿童期各感知觉系统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也比成人明显,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