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银矿床氧化矿中银的化学浸出.doc

转银矿床氧化矿中银的化学浸出.doc

ID:50776577

大小:39.38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4

转银矿床氧化矿中银的化学浸出.doc_第1页
转银矿床氧化矿中银的化学浸出.doc_第2页
转银矿床氧化矿中银的化学浸出.doc_第3页
转银矿床氧化矿中银的化学浸出.doc_第4页
转银矿床氧化矿中银的化学浸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银矿床氧化矿中银的化学浸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转银矿床氧化矿中银的化学浸出查干银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是一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由于地处草原荒漠地区,该矿床所在地表氧化带保存较好,氧化带一般厚度为3~4m,部分区域达6-7m,其中银的含量相当可观,为了有效地回收氧化带中的银,笔者进行了氧化带中银的赋存状态研究及其化学浸出实验。一、银的赋存状态研究为保证银的赋存状态研究的结果具有代表性,所用试样为采集于该矿床氧化带中的组合样品。研究过程中对所选样品主要进行了全分析、物相分析等。(一)试样的化学组成和全分析为全面了解样品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首先进行了样品的全分析和矿物鉴定。值得指出的是,全分析结果表明试样

2、中银含量很高(见表1),但在光学显微镜下,银矿物很难找到,据此分析认为其矿物颗粒太细,或是非独立矿物而呈分散状态。表1试样的全分析结果成分含量成分含量SiO268.210Pb0.980Al2O311.470Zn0.550CaO0.720Cu0.028MgO0.500As0.060TFe6.670S0.500TMn6.590C0.240K2O3.280Ag464(g/t)Na2O0.290烧损6.150TiO20.420(二)矿物组成和物相分析由于铁锰矿物物化性质近似,分别测定铁和锰矿物中的银无法实现,因此,合并测定铁和锰矿物中的银。矿物组成见表2。考虑到银矿物颗粒多微细以及

3、"被包裹"的原因,化学物相分析用样为-200目,分析结果见表3。表2试样矿物组成矿物组成含量矿物组成含量石英(少量长石)50.7白铅矿1.0白云母25.5黄铁矿0.8褐铁矿10.1其他2.5硬锰矿9.4表3试样中银的物相分析结果项目Ag/g·l-1分布/%项目Ag/g·l-1分布/%硫化银中的银31265.21铁锰矿中的银6112.76卤化银中的银8417.57方铅矿中的银81.67自然中的银51.06合计478100.00硅酸盐矿物中的银81.67银的物相分析结果表明,试样中硫化银占银矿物的大部分,卤化银也占相当大的比例,二者占总银的82%以上。铁锰矿物中的银虽然约占总银

4、的10%,但这并不是铁锰矿本身含的银,是因为存在着未被选择溶出的被包裹的银矿物。(三)银与重要元素的相关关系为了解银是否与某些元素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查明银的赋存状态,有必要从宏观上研究银与有关重要元素的相关关系。根据矿床成因特点和前人的资料,试样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硅和铝所组成的矿物相中不可能含有大量的银,而铁、锰、铅矿物则最有可能与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关键在于查明Ag-Fe、Ag-Mn和Ag-Pb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此,在双简显微镜下挑选出含量范围尽量宽广又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各种矿物样品和部分筛析样,进行有关元素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Ag-Mn和Ag-Pb之间

5、的含量关系是完全无规律的,只有铁与银的含量表现出了明显的相关性,即样品中银含量的高低随着铁的含量而相应地有规律变动。根据分析数据对两元素一元回归,回归直线见图1,回归方程为(分析样品数n=17,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R=0.9725),Fe(%)=0.0068Ag(g/t)+2.594。由回归方程可知,Ag-Fe的相关系数高达0.97,说明它们呈显著正相关。显微镜下矿物鉴定等工作业已证明,铁的绝大部分组成为褐铁矿,其他矿物含铁甚低,所以,褐铁矿是银的最重要载体矿物。综合上述研究,在查干银矿床的氧化带中,银主要赋存在褐铁矿中,以银的硫化物和卤化物独立存在。银矿物的产出形态基本可分

6、为两类,即不规则粒度和胶体同心环带--带状,前者以单晶粒为主,多为或疏或密浸染状分布;后者以隐晶质集合体为主。上述两类产出形态的银矿物在褐铁矿中均可见到,但白铅矿和锰矿物等其他矿物只见到不规则粒状一种情况。此外,除硫化银可以呈两种形态外,其他银矿物也只有不规则粒度一种形态,不同银矿物很少相互连生。二、银的化学浸出实验由于查干银矿床氧化带中的银矿物以硫化银、卤化银为主,银矿物嵌布粒度细,载体矿物多,其中相当一部分银矿物与铁、锰矿物紧密共生,甚至于被微细粒包裹,故该矿床氧化带中的银矿石属于难选冶的矿石类型,所以,研究决定在其选矿工艺流程中第一步采用化学方法--氰化浸出。在进入正

7、式氰化浸出试验之前,笔者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试验,探索试验的结果,一是银的浸出率与入浸细度关系密切;二是采用CaO碱浸作为预处理手段。探索性实验之后,对氰化浸出中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以考察这些工艺参数对氰化指标的影响趋势,这些工艺参数包括氰化钠用量、入浸细度、浸出时间、CaO用量、通氧量、浸出矿浆浓度等。从而确定适合于该矿石的最佳氰化条件及指标。(一)氰化钠用置试验氰化钠是氰化浸出的主试剂,所以,首先进行氰化钠用量试验。为了有利于银的浸出,将入浸细度提高到-200目98%(-320目89%),同时,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