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775340
大小:35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14
《山东枣庄物理-2015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枣庄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小题,总分24分)1.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微米B.毫米C.厘米D.米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对PM2.5含义的掌握作答.解答:解:环保学规定:PM2.5是空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μm)的可吸入固体颗粒物.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PM2.5的了解,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2.(2分)(2015•枣庄)我们通过电视观看王亚
2、平太空授课时,不看电视画面,仅凭声音就知道是王亚平在讲话,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不同人的声音,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从声音判断出是王亚平在讲话,依据是音色不同.故选C.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3.(2分)(2015•枣庄)教室内用
3、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 A.不反射光B.能折射光C.发生镜面反射D.发生漫反射考点:漫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叫做漫反射.解答:解: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上的字.故选D.点评:要知道光滑的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粗糙的表面发生漫反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4.(2分)(2015•枣庄)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 A.
4、30cmB.20cmC.10cmD.5cm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当u>2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则u>2f,即50cm>2f,解得f<25cm,则选项BCD都符合,只有A选项是不可能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时注意其应用.此题中解不等式是关键,还要注意的是选择的是:“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审题要仔细,认真. 5.(2分)(2015•枣庄)小明利
5、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406080100液体的体积V/cm320406080 A.20g,0.8×103kg/m3B.60g,0.8×103kg/m3 C.60g,1.0×103kg/m3D.20g,1.0×103kg/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读图象可知,量杯的质量就是当液体体积为零时,纵轴上的示数;(2)用总质量减去量杯的质量,再利用公式ρ=可求出液体的密度.解答:解:(1)读图及表格中数据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杯中没有装液体时,
6、质量m=20g,这就是量杯的质量,m杯=20g;(2)读图可知,当体积为60cm3时,液体质量m=80g﹣20g=60g,则液体的密度:ρ===1g/cm3=1×103kg/m3.故选D.点评:读取图象获取信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计算,是本题的一大特点,形式较为新颖,即考查了密度的相关计算,同时更考查了对图象的认识,值得我们关注,这也是我们应该锻炼的实验能力. 6.(2分)(2015•枣庄)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 )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④坐在车里的
7、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 A.④①②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考点:惯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解释惯性现象时,注意运动状态的变化先后顺序.解答:解:结合惯性知识,正确的解释顺序为: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