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赋》结构解读.ppt

茶花赋》结构解读.ppt

ID:50768650

大小:207.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3-14

茶花赋》结构解读.ppt_第1页
茶花赋》结构解读.ppt_第2页
茶花赋》结构解读.ppt_第3页
茶花赋》结构解读.ppt_第4页
茶花赋》结构解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花赋》结构解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茶花赋》结构解读《茶花赋》[杨朔]久在异国他乡,有时难免要怀念祖国的。怀念极了,我也曾想:要能画一幅画儿,画出祖国的面貌特色,时刻挂在眼前,有多好。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画。她说:“这可是个难题,画什么呢?画点零山碎水,一人一物都不行。再说,颜色也难调。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么画得出祖国的面貌?”我想了想,也是,就搁下这桩心思。2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我是北方人,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云南的春天却脚步儿勤,来得快,到处早像摧生似的正在摧动花事。 花事最盛

2、的去处数着西山华庭寺。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硃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3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4想看茶花,正是好时候。我游过华庭寺,又冒着星星点点细雨游了一次黑龙潭,

3、这都是看茶花的名胜地方。原以为茶花一定很少见,不想在游历当中,时时望见竹篱茅屋旁边会闪出一枝猩红的花来。听朋友说:“这不算稀奇。要是在大理,差不多家户户都养茶花。花期一到,各样品种的花儿争奇斗艳,那才美呢。”5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茶花是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6普之仁就是这样一位能工巧匠,我在翠湖边上会到他。翠湖的茶花多,红通通的一大片,简直就是那一段彩云落到湖岸上。普之仁

4、领我穿着茶花走,指点着告诉我这叫大玛瑙,那叫雪狮子;这是蝶翅,那是大紫袍……名目花色多得很。后来他攀着一棵茶树的小干枝说:“这叫童子面,花期迟,刚打骨朵,开起来颜色深红,倒是最好看的。”7我就问:“古语说:看花容易栽花难——栽培茶花一定也很难吧?” 普之仁答道:“不很难,也不容易。茶花这东西有点特性,水壤气候,事事都得细心。又怕风,又怕晒,最喜欢半阴半阳。顶讨厌的是虫子。有一种钻心虫,钻进一条去,花就死了。一年四季,不知得操多少心呢。”8我又问道:“一棵茶花活不长吧?” 普之仁说:“活的可长啦。华庭寺有棵松子鳞,是明朝的

5、,五百多年了,一开花能开一千多朵。” 我不觉噢了一声:想不到华庭寺见的那棵茶花来历这样大。 普之仁误会我的意思,赶紧说:“你不信么?大理地面还有一棵更老的呢,听老人讲,上千年了,开起花来,满树数不清数,都叫万朵茶。树干子那样粗,几个人都楼不过来。”说着他伸出两臂,做个搂抱的姿势。9我热切地望着他的手,那双手满是茧子,沾着新鲜的泥土。我又望着他的脸,他的眼角刻着很深的皱纹,不必多问他的身世,猜得出他是个曾经忧患的中年人,如果他离开你,走进人丛里去,立刻便消逝了,再也不容易寻到他——他就是这样一个及其普通的劳动者。然而正是这

6、样的人,整月整年,劳心劳力,拿出全部精力培植着花木,美化我们的生活。美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10正在这时,恰巧有一群小孩也来看茶花,一个个仰着鲜红的小脸,甜蜜蜜地笑着,唧唧喳喳叫个不休。 我说:“童子面茶花开了。” 普之仁愣了愣,立时省悟过来,笑着说:“真的呢,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11一个念头忽然跳进我的脑子,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砂,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我把这个简单的构思记下来,寄给远在国外的那位丹青能手,也许她肯再斟酌一番,为我画一幅画儿吧。(一九 

7、六一年)12作品分析:文学艺术不是作家胸臆的直抒,它是创作者借助于形象对外象事物及主体情绪的一种整体意蕴的组合,就此而言,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杨朔的著名散文《茶花赋》正是这样一种通过结构组合传达整体意蕴的艺术。13倘若仅就外在线索分析《茶花赋),这篇不足一千七百字的散文,结构极其简单。作家写“我’由看茶花之美联系到创造美的人,最后妙笔一转,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比作“童于面茶花”,于是有读者认为,《茶花赋》看似写景,实乃写人,“作者抒写了茶花虽美,莫过于育花人的心灵美……作者一方面赞美茶花,一方面引导着人们去认识辛

8、勤培养茶花的园丁。”14此种解读自有文本依据,但是它无法回答:作者为什么在散文的开首时说想请一位丹青妙手“画出祖国的面貌特色”,而在结尾时用“童子面茶花”作比象征“祖国的面貌”以与开首呼应?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15从《茶花赋》的开首,不难看出这篇散文的中心题旨在于赞美祖国,因此作者选择多种角度力求结构出祖国的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