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地图ppt课件.ppt

高三一轮复习地图ppt课件.ppt

ID:50759304

大小:3.37 M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3-13

高三一轮复习地图ppt课件.ppt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地图ppt课件.ppt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地图ppt课件.ppt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地图ppt课件.ppt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地图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地图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地图1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18.5°E37.5°N015km一、地图地图三要素:2问题:图中比例尺的表达方式属于哪种类型?请再用另外的两种方式表达出来。线段式118.5°E37.5°N015km数字式:1:750000文字式:图上距离1cm代表实际距离7.5km。(一)比例尺1、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3、比例尺的大小:4、图幅与比例尺的关系:相同图幅,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内容越。5、应用:量算实地距离(2厘米)(比例尺)²=图上面积/实际面积3比较大小1400000001800000000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4

2、问题:图中比例尺的表达方式属于哪种类型?请再用另外的两种方式表达出来。线段式118.5°E37.5°N015km数字式:1:750000文字式:图上距离1cm代表实际距离7.5km。(一)比例尺1、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3、比例尺的大小:4、图幅与比例尺的关系:相同图幅,比例尺越大,分母,实地范围越,内容越。5、应用:量算实地距离(2厘米)比值的大小5例1:上面四幅图,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1:500000400500600A1:150000400500600B1:20000040

3、0500600C1:350000400500600D比例尺最小分母最大A6重难点解析:比例尺的缩放问题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④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72)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图幅面积放大到(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到(缩小到)倍数的平方.例1把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地图的比例尺扩大1倍,则A.新图的比例尺为1:200000B.新图的图幅面积是原图的2

4、倍C.新图1㎝代表实际距离2000mD.新图的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D1:500002²=4500米8118.5°E37.5°N015km(二)方向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有指向标地图:一般指向标箭头指示一般地图上方向的确定是:9(三)图例和注记4.结合此图说说什么是图例和注记。015km注记:对地理事物进行说明的文字或数字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10一、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海拔高度: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1、地面高度的计算二、等高线地形图11例2:图中M处是海拔高度在米以上.①⑤两地的相对高度是。例3:若⑤点气温是

5、20℃,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则①点的气温应是_________________。700300-400米17.6-18.2℃12500400300300400例4:(2012全国)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1.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DC3、若仅考虑海拔高度对温度的影响,Q地与山峰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1.8℃B.1.4℃C.1.0℃D.2.4℃4、Q地与河谷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A.199米B.299米C.3

6、99米D.200米CB131、基本地形的判读14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高线特征顶部稀疏,边缘密集密集500米以下闭合曲线,外高内低等高线稀疏,200米以下高度500m以上500m以上500以下--------------﹤200米地形特征中部平坦,边缘陡峻中部高,四周低,地形起伏大地形起伏较和缓。四周高中间低平坦广阔1、基本地形的判读15山顶鞍部山脊陡坡缓坡山谷山体的不同部位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617火山火山是岩浆活动中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锥状形态山体。火山停止喷发后,火山口内常积水而形成火山湖,如我国长白山顶的天池就是著名的火山湖,火山湖一般面积小、深度大。图中

7、等高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由示坡线可知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升高,但中心处海拔又降低,故可示意为锥状火山,中心为火山口18通视问题:做两点间连线,观察是否有地形障碍。(山顶、山脊、陡崖、凸坡)b191、.从地形要素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右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泥石流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A.①B.②C.③D.④3.如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甲、乙、丙、丁四点中的某一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