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754950
大小:38.6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4
《电流做功的快慢》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流做功的快慢》说课稿电流做功的快慢》说课稿2010年08月29日 教材分析: 《电流做功的快慢》是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二节,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功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也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的指标。本节内容,既是对电能知识的深化、具体化,又为本章第三节“测量电功率”的学习作理论上的准备。 “电流做功的快慢”由8年级所学过的机械功率的知识来定义电功率。再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电功率的表达式。接着介绍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本节课的基本要求是: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区别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其中,实验探究电功率的大小与
2、哪些因素有关是教学重点,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功率的计算式“P=UI”以及掌握实际电功率的计算是教学难点。 学生情况: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机械功率,为现在学习电功率积累了学习方法,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我所教的学生基础不错,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运用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物理概念学习的思维方法及从教材中的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但电能的消耗不比喝水这样直观形象,它是一个很抽象的过程,让学生将消耗电能的多少和消耗电能的快慢区别开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对电功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本节的教学思路是:
3、先介绍电功率的概念,再用实验探究电功率与那些因素有关,最后介绍什么是与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为了强调重点和突破难点,我们准备了演示实验两个,铭牌展示二例,实物展示二例。需要使用的器材为家庭电路示教板一块、两个功率不同的灯泡、多媒体教学实物投影仪、书15—5(b)实物图组装器材。: 教学方法以实验探究法为主。引入新课。——谈话讲解,形成概念。——实验演示,明确概念。——单位比较,记忆概念。——例题讲解,巩固概念——解读铭牌,应用概念。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实验演示,引入新课。(5min) 把家庭电路示教板接入电路,接通40W灯泡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是否转动
4、?转动意味着什么?再接入100W灯泡,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学生发现铝盘转动变化后,再实物投影两个灯泡,学生注意到40W、100W的字样。引入:“这些量的意义是什么?它和电能表显示的耗电快慢有什么关系?”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这个环节,老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让学生对不同的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通过两个灯泡的比较及各铭牌的对比,引出课题。从直观的情景中引出问题,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条件下教学活动的体验性又体现了促进教学发展的问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
5、机。多种方式,多种角度的观察,使学生体验更丰富,印象更深刻。 第二环节:谈话讲解,形成概念——电功率(3min) 问题1:电能表铝盘转动说明了什么?(认识意义:用电器在消耗电能,电流在做功) 问题2:电能表铝盘转动有快有慢说明了什么?(电流做功快慢不同) 问题3:那么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类比怎样描述机械功做功的快慢,形成电功率的概念) 老师引导学生对这3个问题讨论思考交流,从中明确电功率的概念和意义。物理学中把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与初二所学的机械功率一样,电功率的大小也可以表示为:P=W/t式中“P”是电功率,单位名称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6、常用的电功率单位还有千瓦(kW)。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W=1000W。W是电流做的功,单位符号是“J”;t是通电时间,单位是“s”。两个灯泡相比较,功率大的,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多,灯泡要亮一些。 用问题驱动教学,推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学习。 第三环节:实验演示,明确概念——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17min) 学生已经知道了电功率的计算式P=W/t,但是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这需要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一、设计实验 <;演示实验>;我们把前面两个灯泡分别在电路中串联和并联接入。学生发现: 1、串联时,流过灯泡的电
7、流相同,通过电压表发现,两端电压大的,灯亮。 2、并联时,灯泡两端电压相同,通过电流表发现,电流大的,灯亮。 根据实验,从灯泡的亮度不同我们知道,电功率与电流、电压有关。但是,有什么关系,需要定量进行分析。根据这一点,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突出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两个环节。要理解实验设计方案,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下面几个问题: 1、要定量分析电功率,首先如何对电流做的功及功率进行定量? 2、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3、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4、怎样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 5、怎样对实验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