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二 电絮凝实验.doc

实验十二 电絮凝实验.doc

ID:50668349

大小:60.9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3

实验十二 电絮凝实验.doc_第1页
实验十二 电絮凝实验.doc_第2页
实验十二 电絮凝实验.doc_第3页
实验十二 电絮凝实验.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实验十二 电絮凝实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实验报告姓名:专业年级:试验日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实验十二电絮凝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电絮凝实验过程加深对电絮凝处理废水的认识;2.探究电絮凝法处理抛光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效果,并提出改进。二、实验原理电絮凝的反应原理是以铝、铁等金属为阳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被溶蚀,产生Al、Fe等离子,在经一系列水解、聚合及亚铁的氧化过程,发展成为各种羟基络合物、多核羟基络合物以至氢氧化物,使废水中的胶态杂质、悬浮杂质凝聚沉淀而分离.同时,带电的污染物颗粒在电场中泳动,其部分电荷被电极中和而促使其脱稳聚沉。主要有三个过程:(1

2、)阳极电解产生絮凝剂;(2)胶体脱稳;(3)脱稳胶体形成絮凝体。电极反应如下:阳极:Fe-2e-→Fe2+;阴极:2H2O+2e-→2OH-+H2↑碱性:Fe2++2OH-→Fe(OH)2酸性:4Fe2++O2+2H2O→4Fe3++4OH-三、实验仪器电絮凝装置、抛光废水四、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装置。2.对试验用的废水调节PH。3.将实验用的废水加入电解槽。4.开启反应装置,观察实验现象。五、实验现象与心得实验现象:产生气泡,水变混浊,有少许白烟产生,水面有一层淀粉残渣,进水口浮渣处理较差,无法超过刮渣机,设计问题。本实验为演示性实验,通过上网查

3、询有关电絮凝相关资料,了解到影响电絮凝处理废水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极板间距越小越利于重金属的絮凝沉淀,一般在2~3厘米左右;在处理等量的废水时,电化学当量越大的电极,消耗的电极量越大。2、电化学当量:在处理等量的废水时,电化学当量越大的电极,消耗的电极量越大;3、PH:铝电极在PH值3-9之间具有很好的的絮凝效果,铁电极处理废水的最适宜PH值为6~7,过低会导致阳极的钝化,偏高则Fe2+的含量增加;4、电流密度:金属离子的去除率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当达到某一个值的时候趋于稳定,不再改变,COD的去除率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达到一定

4、值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