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47731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3
《小学数学评课标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小学数学评课标准一、教学目标明确。1.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2.符合本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本领域教学特点。二、新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体现。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体现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重视学生的思维与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与情感体验。3.在学习中教师给予积极的支持、鼓励与引导。三、体现数学学科特点。1.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2.学生有机会经历知识的再发现的过程。3.符合数学教学各领域的教学规律。数与计算:(1)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
2、2)注重培养符号意识。(3)提倡算法多样化。(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与图形:(1)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注重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3)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统计:(1)学生有机会经历搜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2)引导学生对数据做出合理的解释。(3)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1)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2)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学习效果。1.全面落实教学目标。2.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有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3.本课应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得到落实。五、教师教学基本素质。1
3、.善于观察学生,并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2.根据教学需要,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3.教学语言表达准确有感染力二、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如何评课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等层出不穷,而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然而我们平时较多地关注“上课”、“说课”——讨论“好课”的标准、“好课”的设计与落实,较少把我们的视点聚焦于“评课”方面。评课不仅可以给上课者、观摩者以反思与启发、更能促进评课者的教学能力,要评课
4、,尤其是评好课,需要评课者在很多方面进行探索与努力。通过评课,同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领导可以发现不足,推介经验;专家可以了解动态,发展教学理论。那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评价数学课呢?我认为评价一节课既看学生,又看老师。看学生是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体验、感受、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了什么?得到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看老师是看老师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否有利与学生愉悦地进行学习交流、是否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是否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是否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是否关注了课堂上的
5、生成。具体来说评课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1.评价教学思想。(1)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并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科学准确地建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实际选好教法,设计学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指导总结学习方法,点拨知识疑难,实现教学目标。课堂上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欲望,学生的参与得到教师的鼓励、尊重与引导。(2)研究教材知识与研究学生并重。课堂教学应是民主的,是师生“群言堂”,杜绝教师“一言堂”;课堂是学堂,不是讲堂,教师是主导而不是主讲。教师应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3)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指导学法并重。教师对学生的
6、思维能力,如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对比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应用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在课堂教学中给予了怎样的培养。学法指导是否给予了引导与启发,是评课的重要内容。2.评三维目标的设计与达成。(1)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具体、明确,是否符合课标、教材、学生的实际。(2)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是否重视开发潜能,注意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3、评教学内容。(1)看教师是否认真研究了学生,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教学内容,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否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讨论、试验、训练等活动。(2)评授课内容是否正确,是否过易过
7、难,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已有知识水平。(3)评教学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突明、教育点突现。通过一堂课的教学是否使学生形成了新知识的增长,构建了新旧知识的交融,获得了进一步拓展学习的“钥匙”。(4)教学在完成既定目标后,是否又引发学生新的思考,进而产生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新的思维兴趣。4.评价教材处理。(1)是否正确理解教材,抓住教材特点,思路清晰。(2)是否有开发课程资源意识,资源开发是否合理有效。(3)是否敢于对教材资源从地域、时空等方面作必要的加工调整、活化,使教材呈现有生活性、简约性、整合性、探究性。5.评价课堂结构。(1
8、)课堂引入是否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是否激发学生的思维,是否与将要教学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2)课堂讲解是否适时适度、实效,是否导多灌少,是否引发学生思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