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47276
大小:34.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课例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在课题实施中,我对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确定授课的实际内容,恰当选择课型,大力开展有效教学研讨课。为了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做到:“一个突出”;“两个关注”;“三个必须”。引导学生参与品德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自主参与,探究新知环节中,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活动。在作业设计环节中,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作息制度,编唱交通安全儿歌。在学生学习了新课后,能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收获,结果学生的
2、学习热情极为高涨,将品德教学扩展到生活中。,能在新课后深化探究成果,拓展学生的思维。在作业设计中,让学生大胆走出课堂,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和有效性。例如,“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这句话我非常喜欢,我认为这句话是对鲁洁教授强调的“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所作的最好的诠释。然而,怎么体现生活的课堂,让学生生命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怎么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我们在《秋游去》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经历了酸甜苦辣,尽管失败多于成功,但每次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我深深地感
3、受到:我们共同经历了生活,探索的本身就是在过有意义的生活。 就在不经意中,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经历了两年。通过参加省市培训和教学研讨,应该说对该课程的性质、基本结构、课程目标等略知一二。可当拿到《秋游去》这个话题备课时,我们感到了莫名的棘手:“秋游”是一个学生无法自主决定的话题,“秋游带什么”一般都是由家长给准备的,到底什么是学生自己的呢?教师怎么对学生“出游”生活进行有意义的引导或指导呢?这个看似与学生生活贴得很近的内容,却不知怎么与学生走近。在痛苦的思索中,我们根据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
4、活动性特征,拿出了上面教案。 试教之后带来的是更大的困惑:为了体现活动型综合课程,我们设计了闯关游戏。而课堂上,孩子为了完成校长的任务在活动,活动中和活动后学生在想些什么、感悟到什么看不出。我们还感到教学活动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能很好地体现目标,只是一种形式呈现,没有意义或意义不大,使课堂教学缺少生活的意蕴。《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的探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教师引导点拨,运用“讨论”,“探究”,“模拟”,“情境”,“发现”等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收集了相
5、关的教学资料,研究生活实际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精心预设学生的活动;设计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讨论的生活品的问题;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 课堂教学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再也不是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组织、引导、激励、点拨学生学习的亲密朋友,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有效引导,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在课后,教师引领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组织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收集信息,增强实践动手能力。2、学生学习方式变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积极主动,兴致勃勃,课堂变成了他们研究讨论问
6、题,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探究创新,个性表现的乐园。课前他们可以预习要学习的内容,可以写预习提纲,列出不懂或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到互联网或生产生活实践中收集信息。课堂上,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积极发言讨论,提问质疑,批驳不同观点,争论研究,表演操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制定下一步工作的计划,使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下去,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