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诀窍.doc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诀窍.doc

ID:50645713

大小:33.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诀窍.doc_第1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诀窍.doc_第2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诀窍.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诀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其凝练的语言、多样的手法、含蓄的情感及相关文学常识的渗透都给考生带来了作答上的障碍,导致大规模失分。如何解决学生诗歌鉴赏中的失分问题?其实只要找准方法就可以有效应对。  诗歌鉴赏要把握好“三看一分析”的准则,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以及“分析诗歌内容”。  看清诗歌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诗歌也不例外,我们通过诗歌的题目可以知晓诗歌的主要内容或者是情感倾向,这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感知诗歌,不致出现偏差。  比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我们不看题目,就会误以

2、为此诗只是单纯的一首写景诗,但看过题目之后就会发现是以“方塘”、“活水”为喻,实则在谈读书的感受。  看准诗歌作者  诗人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经历遭遇的不同,会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形成了特有诗风。如果我们大致了解诗人生平,就能了解他的作品主要围绕哪方面内容去写,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陶渊明的诗歌如《饮酒》、《归园田居》等大多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反映了他淡泊悠远的思想特点。而南宋诗人陆游则因其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诗中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充满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看懂诗歌注释  诗

3、歌下面所附注释一般是诗人生平简介或诗人关于诗歌创作背景的说明等,读懂这些,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主旨。  比如汪元量的《湖州歌》“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单看诗歌内容很容易看成是诗人因羁旅思乡产生的惆怅之情,但若给出“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的注释,则不仅仅是家愁,还蕴含了国灭家亡,自身为虏,无法逆转的深沉之恨。  分析诗歌内容  如果说“三看”是从外部入手,从整体窥知诗歌的话,这“分析”就是从内部入手,揣摩诗歌的个体特征:  ①分析诗歌中的景物  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一般都具有指向性

4、意义,即“意象”。不同“意象”在诗歌中有着不同含义,表达不同情感。  比如“梧桐”象征着凄苦、悲凉、悱恻的情感,“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一般思乡类诗歌常见的意象有“明月”、“浮云”、“青山”、“登楼”、“捣衣”等,而送别类诗歌则多采用“长亭”、“折柳”、“渡口”、“兰舟”、“晚笛”等意象。  ②分析诗歌中的炼字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经常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炼字类的题型也是考试常见的固定题型,提问方式一般为“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者“某字历

5、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作答步骤为:⑴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⑵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⑶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③分析诗歌中的手法  诗歌中的手法一般分为写景手法和抒情手法。写景手法主要有动静结合,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邪溪》)就是以动衬静的写法。除此之外还有虚实相生(或以实写虚,以虚写实等)、视觉听觉嗅觉写景、近景远景写景、修辞手法写景、活用典故写景、名词意象罗列等,不一一赘言。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象征、抑扬等。  诗歌鉴赏和其它模块知识一样,有规律可循,只要掌握诗歌

6、鉴赏的基本方法,会发现诗歌鉴赏其实并不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