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29199
大小:5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12
《数学教案沙黑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教案课题:5.1.1相交线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数学思考通过实际观察、操作,体会相交线中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意义,发展几何直观. 解决问题 通过探究学习,正确理解相交线的相关概念. 情感态度通过师生交流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成功,体验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
2、学结论的确定性...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5.1.1相交线 相交线 邻补角对顶角 邻补角对顶角 对顶角相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 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3、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教师提问:如果改变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 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直线相
4、交所成的角的问题,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 ; 有公共的顶点O,而且的两边分别是两边的反向延长线激发好奇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 三.初步应用 练习: 下列说法对不对 1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2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3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是对
5、顶角 四.巩固运用 例题:如图,直线a,b相交,,求的度数. [巩固练习]《相交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2、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首先研究相交的两条直线,这是后面学习垂直相交的必要基础也为后面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石,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和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探索 (确定
6、重难点的依据: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的学习目的是研究两条相交直线产生的四个角的关系,因此将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作为本节的重点。同学们刚刚开始接触几何,对推理说理不习惯也不熟悉,所以将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作为难点。) 4、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A: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
7、.B: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猜想、思考、交流、归纳、推理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操作能力、动手能力。 (2).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想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感受图形中和谐美、对称美. (2).感受合作交流带来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3).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初步认识、对相交线和平行线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且对互补和互余有了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来学习邻补角和对顶角,符
8、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对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新课程要求解放思想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这一思想及我校初一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采取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学法:以学生分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课件,剪刀,纸片,相交线模型 2教学过程:设置以下六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