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25142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2
《把握提问的时机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把握提问的时机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广东省惠州市第十一小学黄观招一节课上得怎样,关键不是看老师讲得怎样,而是看学生学得怎样。如果一节课教师像演员一样手舞足蹈,而学生却像观众一样被动地在旁边欣赏老师的举手投足。那么,我认为这节课不算成功。怎样的课才算成功呢?我认为一节成功的课除了老师要讲得好,更主要的是学生要学得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那么怎样才能看出学生学得好不好呢?我认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用来组织教学,反馈教学信息,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大有益处。因此,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2、是不言而喻的。但如何才能使所提问题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呢?我认为关键是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所谓把握提问的时机是:一问得是时候,二问得看对象。一、问得是时候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问前要有提示,让全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提出问题,让学生听清楚问题并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充分思考后,再点名提问。决不能向学生猝然发问,使学生毫无思想准备,造成紧张情绪。例如:我在听一个老师讲《看月食》这篇课文的时候,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老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月食吗?在学生还没有充分思考的情况下,老师就随便叫了一个学生来回答,结果学生站起来不知所措。后来3老师又连
3、续问了两三个同学,站起来的同学不是吱吱唔唔,就是满脸通红。我觉得老师这种提问方式是没有效果的。“月食”是比较抽象的天文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况且老师没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就点名提问,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可能出现“卡壳”的现象。据美国教育专家研究表明,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三秒钟,这样做可以给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减少“卡壳”的现象,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能够提高迟钝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增多发散思维的成份。课堂上如果没有“思考”的因素积极参与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将是空话。然而,目前常见的课堂教学,常常是讲述声、答问声、鼓掌声不绝于耳,不是满堂灌就是
4、满堂问,风风火火,热热闹闹,老师辛苦,学生疲劳,结果是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尤其是“差生”,一节课好像看表演一样,结果是什么样也没弄明白。因此,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才提问,才会有好的效果。一、是问得看对象教师提问既要有普遍性(不能只问尖子生),又要有针对性,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所提的问题应该有所不同。要因人而提问,有的放矢。对于一些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可以提一些比较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当然也不能提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就摸得着”的问题;对于一些中等的学生则要问一些带有普遍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能回答的问题;对于一些比较迟钝的学生,则要
5、提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既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满足优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吃得饱”,同时,还能让“差生”也有发言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上《葡萄沟》这篇文章时,就较有针对性地对三种学生(好、中、差)提出不同问题:1、葡萄沟出产什么水果?“这比较简单的问题,我问了三个“差生”3他们都能正确地回答。2、“你能找出描写葡萄长得好的一个比喻句吗?”这个问题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经过思考都可以找到。3、“你觉得葡萄沟这个地方怎样?为什么?”这个问题难度就比较大,既要能概括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又要能说出理由,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
6、,这道题我让学生思考后提问三个跃跃欲试的优生,结果是第一个不够完整,后面两个都答得很好。由此可见,有针对性的提问(看对象)既能较好地了解教学效果,又能比较全面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