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产品缺陷的解决.doc

注塑产品缺陷的解决.doc

ID:50602278

大小:6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07

注塑产品缺陷的解决.doc_第1页
注塑产品缺陷的解决.doc_第2页
注塑产品缺陷的解决.doc_第3页
注塑产品缺陷的解决.doc_第4页
注塑产品缺陷的解决.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塑产品缺陷的解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注意:1)放电加工原理,放电加工是利用电能转换成工件热能,使工件急速熔融的一种热性加工方法。放电加工时,电极与工件的间隙中产生过渡电弧放电现象,进而对工件产生热作用,同时,加工中液体由于受到放电压力及热作用产生气化爆发现象,此时工件的熔融部份,将伴随液体气化融入加工液中,工件因放电的作用产生放电痕,如此反复进行,我们所希望的形状便可加工完成了。2)线切割原理,铜丝接近工件(并未与工件接触),对工件及铜线加上电压而产生电弧和高温(9000oC—10000oC),融蚀后将金属残屑吹出,铜丝继续前进,工件冷却后即形成粗糙的被切割面。七、塑胶射

2、出成型产品的外观问题与对策1、塑胶射出成型产品的外观问题积风(AirTrap);发赤(Blush);毛边(Flash);流痕(FlowLineorFlowMark);喷流(蛇纹)(Jetting);短射(ShortShot);凹陷或缩孔(SinkMarkorVord);条纹(Streak);熔接线(WeldLine)2、积风——AirTrap积风的定义:空气或气体不及排出,被溶胶波前包夹在型腔内。●成品1)壁厚差异太大,产生跑道效应(RaceTrackEffect),壁厚差异太大时,薄壁处塑流迟缓,溶胶循厚壁快速超前,有可能对型腔中空气

3、或气体进行包抄,行程积风。17/171)CAE可以预测充填模式(FillingPattern)和可能的积风点。更改厚度分布,使壁厚尽可能保持均一,以避免积风。●模具1)浇口(Gate)位置不当:a.浇口位置不当时,塑流有可能包抄空气或气体,形成积风;b.CAE可以预测充填模式(FillingPattern)和可能的积风点。更改浇口位置,可以改变充填模式,积风有可能避免。2)流道(Runner)或浇口尺寸不当:a.多浇口设计时,流道或浇口尺寸如果不当,塑流有可能赶超空气或气体,形成积风;b.CAE可以预测充填模式(FillingPatte

4、rn)和可能的积风点。更改浇口位置,可以改变充填模式,积风有可能避免。3)排气不良:a.若是排气不良,波前收口处会卷入空气或气体,形成积风;b.CAE可以预测充填模式(FillingPattern)和可能的积风点。在可能的积风点加排气口,以避免积风。●射出成形机射速过高时,产生喷流(Jetting),有可能卷入气体而形成积风。降低射速,可以稳定塑流,防止喷流,避免积风。1、发赤——Blush发赤的定义:浇口附近产生的云状色变。有时会在塑流通道中形成阻碍处发现。原因是溶胶破折(Fracture)。●塑料干燥不足,塑料湿气重,加热、混炼、推

5、进时,蒸汽卷入溶胶,进入型腔时,产生银线,发赤现象常伴随产生。17/17●模具1)模温太低;2)溶胶传送系统(MeltDeliverySystem)有锐角存在尤其是浇口处有锐角时,容易产生发赤现象。有时只要在进胶处采用较大的圆角半径,即可消除发赤现象。3)冷料井(ColdSlugWell)太小,注道冷料井的直径应和注道衬套(SprueBushing)出口直径相同,其深度与直径相同或超过直径。4)浇口太小或进料胶处型腔太薄溶胶流量大,短面积小时,剪切速率(ShearRate)大,剪切应力往往跟着提高,以至溶胶破折(MeltFracture

6、),产生发赤现象。CAE模拟,可以预测溶胶通过上述狭隘区时的温度、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而CAE一般都会提供各种塑料料温、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上限。CAE工程师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做相应的调整,很快可以找出适当的浇口尺寸和进胶处型腔厚度。●射出成形机1)溶胶温度太低;2)射速太快;3)射压太高;1、毛边——Flush毛边的定义:熔融塑料流入分模面,滑块的折动面或配件的间隙所形成的废料。●塑料17/17流动性太大或太小:塑料流动性太大,溶胶太稀,容易渗入型腔各处的间隙,产生毛边;塑胶流动性太小,溶胶太稠,需高压才能填模,模板有可能撑开,溶胶溢出

7、,产生毛边。●模具1)浇口位置不当,使得流长太长,需高压才能填模,模板有可能撑开,溶胶溢出,在浇注系统上游处的分模面产生毛刺。2)合模台阶(Land)不当,合模台阶应自型腔外缘,向外延伸12mm。再外,动定模就相互分离(Relieved),以保持合模台阶处分模面紧贴,不致溢料。3)承板(SupportPlate)跨距太大,模板有可能被型腔内的高压撑开,溶胶溢出,在模板中央处的分模面产生毛刺。可在承板和可动侧安装板之间加间隔块(SupportBlockorSupportPillar),缩短跨距。4)模板太薄,模板有可能被型腔内的高压撑开,

8、溶胶溢出,模板中央处的分模面产生毛刺。5)模具加工或装配不当,型腔边缘形成过大间隙,溶胶溢出,产生毛边。浇道衬套(SprueBushing)不可太长,否则公母模无法合紧,造成溢料,产生毛边。平的分模面的平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