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压表测量电压.doc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doc

ID:50599125

大小:1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2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doc_第1页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doc_第2页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doc_第3页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用电压表测量电压一、实验目的:1、使用电压表测量电池和电池组两端电压。2、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发光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二、实验器材:实验用直流电压表(J0408型),干电池3节,小灯座(J2351型),小灯泡L1(3.8V,0.3A),小灯泡L2(2.5V,0.2A),单刀开关(J2352型),导线若干。三、实验步骤:1.观察电压表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2.检查并调节指针对准零刻度。3.用电压表测电池和电池组的电压①按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②闭合开关S,测出电源两端的电压U0,并记录在记录表中。图3L3SL2VSL1V图2SV图14.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发光小灯泡两端的电压。①

2、按如图2所示连接电路。②闭合开关S,测出电路中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U,并记录在记录表中。③按如图3所示连接电路。④闭合开关S,分别测出电路中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和小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并记录在记录表中。5.整理实验器材。四、实验数据记录1、认识电压表(1)观察实验室使用的电压表的量程有个,量程分别是和4电池组(3节)两端电压U0(V)发光小灯泡L1两端电压U(V)发光小灯泡L2两端电压U1(V)发光小灯泡L3两端电压U2(V)(2)观察电流表的刻度值:对0~3V量程来说,每大格表示每小格表示;对0~15V量程来说,每大格表示每小格表示。2、测量数据记录表【说明】1.J0408型直流伏

3、特计外形见图3.6-1,这种伏特计的表头是磁电式。刻度盘有上下两种刻度,分别是“-5-0-15”和“-1-0-3”,接线柱分别标有“-”、“3”和“15”。调零器在刻度盘下方。这种伏特计的刻度盘上“0”点不在最左端,而在“0”点左侧还有一些刻度,可以防止因正负接反而撞坏指针。2.有些学校还有另一种型号的伏特计(图3.6-2),这种伏特计的量程分别为“0-15”和“0-3”,接线柱“+”作为公共端。3.还有的学校用的是交、直流两用伏特计(图3.6-3),这种伏特计刻度盘有上下两种刻度,用直流时量程分别是“0-3”和“0-15”,刻度每小格分别表示0.1伏和0.5伏。用交流时量程分别是“0-4

4、5”和“0-450”,刻度每小格分别表示1伏和10伏。有五个接线柱,分别标有“-”、“3”、“15”、“45”和“450”标记,“-”作为公共端,直流档看下边刻度,交流档看上边刻度。4【注意事项】1.在测量前应先估计被测电压的高低,选择适当的量程。若难估计被测电压的高低,应先使用最大的量程试触,若指针示数很小,再改按小量程的。接通电路后指针若反转,则应立即断开电键,将伏特表的接线对调。2.最好选用不同规格的两个灯泡,串联时U1和U2才不相等,以免产生串联电路各部分上的电压相等的错觉。3.读取伏特表示数时,要待指针稳定,视线要与表盘垂直。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实验操作评价表评价项目评价要求分数实际

5、得分扣分原因4实验操作实验前准备仪器仪器选配完全5分有漏失则缺一扣1分(详见实验报告)电压表的调节检查电压表15分没检查电压表的外观和接线柱扣2分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没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的量程和最小分度扣3分调节指针没有调节动作扣5分调节指针明显没有指到零刻度线扣2分,使用电压表测电压测量电源的电压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组的电压记录为U015分没有此次测量扣12分接线柱接反,未更正扣5分闭合开关时未试触扣2分读数时视线明显未与刻度面垂直扣2分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压表测量发光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记录为U。15分没有此次测量扣12分未与小灯泡并联扣5分接线柱接反,未更正扣5分闭合开关时未试触扣2分读数时

6、视线明显未与刻度面垂直扣2分测量串联电路中发光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压表测量串联电路中发光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和小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18分没有此次测量扣18分未与小灯泡并联扣5分接线柱接反,未更正扣5分闭合开关时未试触扣2分未选择、更换量程扣5分读数时视线明显未与刻度面垂直扣2分实验后整理仪器2分没有整理仪器扣2分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完整、合理5分步骤不完整、不合理扣5分电压表数据认识电压表数据正确10分数据错误,每错一项扣3分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完整、数据准确15分没有表格或表格错误扣10分;每少一个数据扣2分明显错误数据,每个扣2分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