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548445
大小:211.7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10
《名词解释汇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城市与城市化1、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2、市域: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郊区: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相互依赖的,尚未完全城市化的城市周边地区。3、直接的城市化: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等人们看得见的实体变化过程。间接的城市化: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4、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非农业人口及各部门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现象,也称集中型城市化。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称为离心型城市化或扩散型城市化(
2、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称之为外延型城市化。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称为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景观型是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也称直接城市化。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所以也称间接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称为积极型城市化,不但包括非农活
3、动的集中,还包括城市型景观的推进和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反之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称为消极型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消极型城市化的产生是由于农村经济破产和城市经济发展缓慢造成的。要消除这种现象除了发展经济之外还要实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变革。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地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所谓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
4、转化。5、乡村城镇化(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泛城市化:欧美一些国家,向心的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出现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外扩散的现象,同时还出现大城市人口向中小城市或非城市化地区迁移的逆城市化。城乡界限变得模糊。6、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这种指标主要有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指标(统计一定时间内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比率)。复合指标法:选用多种指标对城市某项特征予以综
5、合分析,以考察城市的不同侧面。7、人口集聚度指标法的内容:人口集聚度,考虑城市人口规模要素Sp=ΣXX:各规模等级以上城市(聚落)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从城镇化水平上已无法考察,借助于人口集聚度可以把握人口由小城市向中等规模城市、大城市集聚的过程。)8、城市化速度的定义:非农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速度和非城市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速度。9、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六个理论: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2)经济学
6、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迈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古滕伯格揭示了交通设施的可达性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所谓可达性就是,交通设施通达的方便程度。城市的发展源于城市为人们提供面对面交往、交易的机会。交通、通讯等物质措施和科学技术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可促进城市整体全面发展。5)经济全球化理论: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地理上分散于全球的经济活
7、动开始综合和一体化的现象,其主体一般认为是跨国公司,具体表现为资本、技术、产品等跨国快速流动或扩散以及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的强化。6)城市进化理论:分为四个阶段:绝对集中时期(在工业化初期,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不断增长)、相对集中时期(城市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的同时,开始向郊区扩展,人口增长仍然高于郊区)、相对分散时期(人类进入后工业化初期,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郊区增长超过城市)、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进入成熟期,第三产业主导地位显著,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10、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1)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