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专题强化练.doc

高考生物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专题强化练.doc

ID:50514594

大小:56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6

高考生物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专题强化练.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专题强化练.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专题强化练.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专题强化练.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专题强化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专题强化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专题强化练1.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能检测到少量的放射性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噬菌体的DNA分开C.如果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降低D.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答案 A解析 由于32P只标记DNA分子,而DNA分子注入了大肠杆菌体内,所以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但也有少量噬菌体的DNA没有注入大肠杆菌,所

2、以上清液中也能检测到少量的放射性,A项正确;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主要是使吸附于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开,而不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DNA分开,B项错误;恰当的保温(培养)时间,可保证多数噬菌体已侵染进入大肠杆菌内且大肠杆菌尚未裂解,这一操作非常关键,若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则部分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C项错误;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并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2.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取决于自身氨基酸序列中

3、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引导蛋白质定向转移)及信息序列的差异。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过程形成多聚核糖体,加快了多肽链合成的效率B.③过程输出的蛋白质中信号序列被切除属于对蛋白质的加工C.无信号序列参与的蛋白质留在了细胞质基质D.蛋白质经⑥⑦过程进入相应结构时无选择性答案 D10解析 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A正确;题图所示的蛋白质中,只有⑤所示的胞质可溶性蛋白不具有信号序列,此蛋白质留在了细胞质基质,C正确;某些蛋白质经⑥过程进入线粒体具有选择性,某些蛋

4、白质经⑦过程进入细胞核是通过核孔进入的,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也具有选择性,D错误。3.埋在土里的种子萌发时,为了防止出土过程中与土壤直接接触而造成机械伤害,会形成一种“顶端弯钩”的构造。如图所示是外源激素茉莉素、乙烯对“顶端弯钩”形成的影响,MYC2和EIN3是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LS1基因的表达受MYC2和EIN3的影响B.茉莉素通过抑制EIN3的功能从而抑制“顶端弯钩”的出现C.MYC2可以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来促进HLS1蛋白的合成D.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钩”

5、形成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答案 C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MYC2抑制HLS1基因的表达,EIN3促进HLS1基因的表达,故HLS1基因的表达受MYC2和EIN3的影响,A正确;茉莉素通过作用于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MYC2抑制EIN3的功能,从而抑制“顶端弯钩”的出现,B正确;由题图可知,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MYC2可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来促进EBF1蛋白的合成,进而抑制HLS1蛋白的合成,C错误;由题图可知,乙烯可促进HLS1基因的表达,茉莉素可抑制HLS1基因的表达,故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D正确。4.下图所示为真核细胞中

6、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B.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C.①②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D.③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右向左答案 D10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是DNA复制,②是转录,两者碱基配对情况不完全相同,A错误;③是翻译,场所是核糖体,②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或叶绿体,B错误;①②过程所需要的酶不同,DNA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C错误;由肽链的长短可判断出,③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右向左,D正确。5.性染色体形态学进化学说认为:性染色体是同形染色体部分转移

7、至同源染色体所致(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从变异类型来看,这种变化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从题干及图解信息可推测,这种变化可能会使原来的染色体上出现重复基因C.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性染色体的出现可能是常染色体变异所致D.由于变异后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差异明显,故减数分裂时不能正常联会答案 D解析 从假说模型来看,两条染色体经过这种变化后,形态结构出现了明显差别,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同源染色体上可能携带完全相同的基因,经过这种变化后,一条染色体上可能出现重复基因;发生变异后,虽然染色体的形态、大小有明

8、显差异,但它们仍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仍能正常联会。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