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中国各朝代阶段特征整合.ppt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各朝代阶段特征整合.ppt

ID:50510842

大小:335.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3-14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各朝代阶段特征整合.ppt_第1页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各朝代阶段特征整合.ppt_第2页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各朝代阶段特征整合.ppt_第3页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各朝代阶段特征整合.ppt_第4页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各朝代阶段特征整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各朝代阶段特征整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1、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1世纪2、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1)夏朝:奴隶制建立(2)商朝:奴隶制发展(3)西周(前11世纪-8世纪):强盛(4)春秋:奴隶制衰亡3、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1)战国(前475—前221年):封建制度形成(2)秦汉(前221--220):封建社会大一统(3)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4)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5)宋、元:民族融合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6)

2、明清(鸦片战争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概况▲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其所产生的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基——先秦文明[阶段特征]先秦是指中国有史以来至秦统一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这段历史涵盖了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步确立阶段(战国)。本阶段是中国历史的开端,是中华文明的起点,因而表现出全面奠基的特征。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

3、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是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等,对古代中国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观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1.政治上: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最高统治权力继承秩序确立和初步完善。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继承制度臻于完善。地方

4、管理制度产生和发展。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运用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的方式管理中央与地方,扩大了统治区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推行变法,以秦商鞅变法为代表,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知识梳理】2.经济上: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农业。生产工具上,石器时代为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商周时期为青铜工具,春秋末年出现铁器牛耕;耕作方式上,商,西周时期为集体耕作,春秋时期为个体生产,到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态基本形成;土地所有制上,商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春秋时期

5、出现土地私有,到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基本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商周青铜冶炼业发达,春秋出现冶铁业。商业。商周时“工商食官”,春秋战国出现大量私商,出现金属铸币,形成都会。3.思想文化上: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基本形成。上古时期的思想文化反映了先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看法,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反映。“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儒家,法家,道家等诸子百家在各领域所形成的

6、理论,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的进化,诗歌(代表作是《诗经》《楚辞》)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其他领域也有所建树,具有浓厚的农耕文明的特色。儒家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观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表现在对“民”的“关注”、“重视”上,主张“重民”、“爱民”、“以民为本”;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对统治者的“德”和“贤”的要求上,主张实行“德治”、“仁政”。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古代中国出现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

7、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治世局面。如唐太宗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摇薄赋;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慎用刑法,制定《唐律》等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儒家推崇“人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秦汉以后,每逢大乱平息,人民急需休养生息时,这种现点便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政治的趋势不外乎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

8、调剂政治。”儒、法、道三家的主张虽然都不相同,但确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历代发展和融合,逐步形成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酷法为辅佐,以道家权术为手段的治国模式,这就是古代被称为“外儒内法,而济之以道”的治国特征。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文明【阶段特征】秦汉时期,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