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99447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9
《赤壁赋导学案第3课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徐州市王杰中学导学案章节与课题必修一赤壁赋课时安排第3课时主备人张新新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或周次学习目标和任务1、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2、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过程,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重点难点建议1.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2.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资源的使用学习过程学法指导二次备课【课前预习】1、下列句子各是哪种特殊句式?①而又何羡乎?宾前②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2、解释加点字:逝者如斯卒莫消长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3、一词多义:乎:浩浩乎于凭虚御
2、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乎()相与枕藉乎舟中()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而:羽化而登仙()扣舷而歌()倚歌而和之()正襟危坐而问之()侣鱼虾而友麋鹿()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耳得之而为声()4、翻译句子。(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研读课文,问题交流】1.客人对待人生是一种怎样的态度?2.苏轼是怎样来说服客人的?注意知人论世课前严格指导预习、理解3.客与苏
3、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请加以分析。物人客:苏轼:4.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取不取5.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6.“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吾与子之所共适”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课堂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巩固提高】1、一词多义: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
4、须臾(助词,取独)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驾)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扣舷而歌之(敲击)D.倚歌而和之(循,依)而卒莫消长也(到底)3、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C.如日中天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举
5、酒属客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指导结合注释、诵读方法等老师有针对性指导,分组要有层次性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纵一苇之所如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③而又有何羡乎④虽一毫而莫取A.①任凭②如果③然而④虽然B.①任凭②如果③然而④即使C.①假如②大概③然而④即使D.①假如②大概③然而④虽然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④不
6、同,②③相同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徘徊于斗牛之间B.白露横江C.凌万顷之茫然D.挟飞仙以遨游8、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D、古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9、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B)例句:泣孤舟之嫠妇A.侣鱼虾而友麋鹿B.舞幽壑之潜蛟C.扣舷而歌之D.顺流而东也10、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D)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B.月出于东山之上C.徘徊于斗牛之间
7、D.客有吹洞箫者【课后作业】背诵第4、5自然段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