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89592
大小:42.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师恩难忘》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师恩难忘》说课稿教材分析《师恩难忘》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叙事性散文。文章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40年前的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形象。通读全文,朴素的文字背后,是作者对师恩的回味和感激,是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怀念。本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是一篇培养学生感恩,教育学生学会“心存感谢,快乐生活”的好教材。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实践,学生已“悟”出一些语文规律,具备了一定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在阅读中学生能通过自读自悟、合作讨论等学习方式,逐步使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接近作品本身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情
2、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学生读书、悟情,并在读、悟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感激之情。教学目标:根据本课内容和五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通过个性化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多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尊敬老师,喜爱老师的感情。教学重难点:本着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课文语言文字的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尊敬老师,喜爱老师
3、的感情。教法学法:教法: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我将采取1、质疑问难法: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通过一定的质疑问难,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品读感悟法:本文语言平实,事例典型,可读性很强。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老师感激和怀念之情。我将在质疑问难法的基础上运用品读感悟法,让学生在品读课文的时候体会师恩的难忘。学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的好不如学的好。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师生互动的学习中,我主要让学生掌握一下学习方法:1、自读自悟法2、小组讨论
4、法教学过程:下面再来谈一谈教学过程,基于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我将本课教学过程主要划分为五大模块:复习——检查字词,循情——读词悟句,探文——读文悟理,入景——读图悟景,入境——读恩悟情。一、复习——检查字词在这一环节我将通过检查字词来检查学生上节课和作业完成情况。这样设计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提高学生作业完成的兴趣,而且还对教师新课的进行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二、循情——读词悟句在复习的基础上进入新课,既温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能帮助教师顺利的进入新课的学习。在这一环节开始我先出示一组词语,
5、(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深深感谢春雨点点恭恭敬敬)让学生读,对照刚默写的词语看有没有写错的。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读,你能读好吗?如果把出示的词语拿去,你还能读出来读好吗?(①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___________地讲起来。我听得入了迷,恍如_____________。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_____________的故事。②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然后设疑:40年前的小学生是这样恭恭敬敬地向老师行礼的,而40年后的刘绍棠已经年近半百,为什么还要像小学生那样
6、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师行礼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设计理念:这是一篇语言平实却又情感真挚的文章,怎样让学生在平实的语言文字中体味到作者那浓浓的情谊?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中应该突破的难点。由词到句的设计,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同时初步理解了在课文中的初步大意。读好这些词语,既是对学习课文前的初始复习,又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很好铺垫。】带着疑问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三、探文——读文悟理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三到五自然段,再在小组交流,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并予以提示:(1)田老师的故事(2)这首有趣的小诗(3
7、)田老师教课的方法在让学生再读课文并读好印象深刻的地方。再提问谁来说说田老师是一个怎么样的老师最后再让学生带着对田老师的喜爱之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设计理念:抓住了文章的情感基调,还必须借助学生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理解来达到“读文悟理”的目的。这里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感受并理解这一堂让我在不满6岁时就受到启蒙的语文教学。无论田老师教学的内容,无论田老师教学的方法,都应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有所感悟和思考。事实证明,也只有让学生读进去了,他们才会加深对文章的体验和理解,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带着对田
8、老师课堂的喜爱之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一、入景——读图悟景在这一环节我先出示课文插图,然后让学生和作者一起走进这引人入胜的课堂。田老师的课堂我们都看到了,那你知道为什么作者用身临其境、发呆、捅、才、惊醒等词语?相邻同学之间交流。这就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