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损伤及功能康复.ppt

踝部损伤及功能康复.ppt

ID:50488077

大小:932.0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3-14

踝部损伤及功能康复.ppt_第1页
踝部损伤及功能康复.ppt_第2页
踝部损伤及功能康复.ppt_第3页
踝部损伤及功能康复.ppt_第4页
踝部损伤及功能康复.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踝部损伤及功能康复.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踝部运动损伤及功能康复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严明踝关节anklejoint组成:胫、腓骨下端距骨滑车腓骨下端胫骨下端距骨滑车踝关节的骨性结构胫骨、腓骨腓骨外踝胫骨内踝踝穴踝关节骨性结构距骨距骨滑车距骨颈距骨体距骨头踝关节的关节囊关节囊前后壁松驰、薄弱关节囊两侧紧张踝关节的韧带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起自内踝,扇形向下止于舟骨、距骨和跟骨。踝关节最坚强的韧带防止踝关节外翻。三角韧带踝关节的韧带外侧副韧带起自外踝,止于距骨前、后部及外侧部。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距跟后韧带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踝关节运动背屈26-27º跖屈41-43º概述踝关

2、节是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部位由于踝关节外侧韧带较内侧松弛,所以容易扭伤。常见症状为患肢疼痛、肿胀、皮下青紫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韧带松弛,关节不稳定,引起关节面反复撞击,继发软骨损伤,骨赘增生,最终发展为骨性关节炎早期固定,早期治疗。症状体征踝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诊断诊查注意损伤机制,伤后踝部肿胀及功能障碍情况。局部除一般检查外,应注意内踝与外踝骨突处有无压痛及变形。重复损伤机制可引起疼痛。常规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除确定有无踝部骨折外,尚应注意有无胫腓下关节分离。疑有侧副韧带损伤者,可在局麻下将足固定于内翻或外翻位,X线正位摄片,以判定韧带断裂的程度治疗方

3、案不全断裂者可用宽胶布足外翻位固定3~4周,但肿胀明显者则需小腿石膏托足外翻位固定3~4周外侧副韧带断裂完全断裂应行缝合术,术后石膏固定3~4周陈旧性损伤以护踝及高统鞋保护为主,呈习惯性者可行石膏固定4~6周。无效者可考虑修补手术。踝关节骨折脱位有移位者,复位后小腿石膏固定6~8周。手法复位失败者应及早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术后小腿石膏固定8~10周。陈旧性以恢复功能为主,对关节病废且已失去开放复位条件者,可考虑行踝关节融合术。胫腓下关节分离轻者手法复位后小腿石膏固定(注意塑形)严重者则需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病因重心不稳地面不平踝关节扭伤症状伤后踝关节内侧或

4、外侧有明显的压痛内、外踝有明显肿胀局部有皮下淤斑踝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现场处理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固定休息对踝关节扭伤严重者,应到医院拍调x片检查,以排除骨折和脱位,如发现骨折应立即请医生处理。在踝关节扭伤的急性期,手法要轻柔和缓,以免加重损伤性出血,同时不要热敷。在恢复期,手法适当加重,同时可以配合局部热敷,或活血通络之中药外洗,常能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注意损伤的局部应防寒保暖。在扭伤早期,较重者宜制动,根据病情给予适当固定,1~2周后解除固定,进行功能锻炼。注意对于局部出现大块青紫斑者,不宜立刻施用手法和热敷,应先行冷敷,尽量在消肿后才能进行手法治

5、疗;治疗手法宜轻柔;患部适当固定,防止足部保持背曲内翻姿势;局部保暖;休息时踝部放置要高于臀位,利于肿胀消退。功能锻炼肿痛减轻后,即应在粘膏支持带固定下着地行走或扶拐行走1~2周后可进行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练习,沙地上慢跑或在凹凸的斜面上行走或跳跃练习逐步进入正规练习。预防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搞好场地设施培养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踝关节的肌肉力量,以及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练习时应戴好保护支持带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