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73226
大小:41.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9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设计例谈(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设计例谈一、选题缘由选择这样一个话题,基于这样一个背景:近几年来,学校一直积极倡导老师们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想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提问。而一节课上,也往往是由一个个问题在支撑整个课堂教学。提问设计好了,这堂课至少成功了一半。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在某教育杂志上曾报道有位教师在一堂课上提问学生98次,平均每半分钟提问一次,学生陷入了问题的海洋,根本没有思索的机会和时间。该教师提问多流于形式,像诸如
2、懂了吗?还有不会的吗?找到了吗?等无效问题占了一半以上,这种为提问而进行的提问,根本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湖南卫视在某期娱乐节目上也曾经爆料过这样的教学笑话:一位低年级老师在教“被”字的时候,为了引导学生组词为“被子”,她问:“你家床上有什么呀?”学生自豪地回答:“有我最喜欢的大狗娃娃!”老师又问:“还有什么呢?”学生又答:“还有爸爸妈妈。”老师又追问:“那爸爸妈妈上面有什么呢?”……绕了一大圈之后,学生仍没能说出“被子”这个词。老师没有耐心再“引导”了,很不高兴地说:“那被子呢?”学生回答:“被子放在柜
3、子里,我家现在盖的是毛毯。”……这是一个笑话,但在捧腹之余,我们无不引起对这个问题的警惕和更多的思考。当然这只是极端的例子,但随着新课程的开展,由原来的“满堂灌”转到现在“满堂问”的情况不在少数。近几年我在校内校外也听了不少的课,深切感受到课堂提问对组织教学的重要性。有的老师一节课提了很多问题,似乎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师生忙忙碌碌一节课,但给人的感觉却又好象什么也没讲清楚;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让人摸不着北,学生不知从何开口,老师便误以为学生不会,只好自己大包大揽;还有的老师提问过于简单,不用思考,学生随口就能
4、喊出来,整节课热热闹闹,师生皆大欢喜。教师大量的无效的“问”和学生的无效的“答”在课堂上广泛存在,凡此种种令人深思。二、教学实践探究如何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从效益的角度看,提问的过程不仅包括问题的设置,更应包含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倾听和评价过程,本文试从“有效性”的角度去关注“设问”“听答”“评答”这三方面的内容。(一)问题设置的有效性——于文本深处挖掘问题文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作者在文本中倾注了自己的情感,运用了恰如其分的语言,有着独树一帜的构思。教师首先要加强自己与文本的对话,精于
5、挖掘文本深处的对话话题,才能鼓励并引导学生由此及彼、有条不紊、层层深入地与文本对话,通过对话有效深化对文本的理解。1.挖掘“文眼”,提纲挈领文章中最能体现题旨的一两个词或一两句最精彩、最传神的话,是这篇文章的“文眼”,它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焦点和艺术构思的凝聚点,围绕这个“文眼”的描述,深入而细腻。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教学中,唯有抓住这样的“文眼”进行的对话才具有挑战性、趣味性,易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有效教学”指明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
6、意识地主动参与。这就要求课堂提问要从教材的思路、教学重点、学生学习难点出发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关键。也就是说,通过提问,把课文的精华所在体现出来,把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突出起来,促进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课题中的“野”字展开教学,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作者笔下的索溪峪是怎样的?用文中的一个词来体现。”学生在通读全文后找到了“野”这个词语。我依次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野”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课题中的引号有什么作用?(2)课文通过哪几方面的描述来写出索溪峪的“野”?(3)
7、是怎样写出索溪峪的“野”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在理解了主旨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文章景物的选择,景物特点的抒写这些难点问题。这几个问题显示了课文学习中的主要目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课文的重点、难点上来,能使学生潜心思考深入钻研,抓住关键,明一点而全篇皆通。2、品词析句,春风化雨有的老师认为提问针对的是文本内容,与语言文字训练无关,其实不然。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作者遣词用句的技能,同样可以通过提问进行,而且更富有实效——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生活世界、生命世界,与作者
8、、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引领着学生品读文章中几句重点的反问句,对学生进行层层深入的引导,让他们体味作者用语之凝练。我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出示两句话,引导学生作比较:“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您说,这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学生体会到“比山还高比海还深”饱含着大娘舍生忘死送打糕、为救志愿军而失去孙孙的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