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控制的基本原理.doc

PID控制的基本原理.doc

ID:50470655

大小:60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6

PID控制的基本原理.doc_第1页
PID控制的基本原理.doc_第2页
PID控制的基本原理.doc_第3页
PID控制的基本原理.doc_第4页
PID控制的基本原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PID控制的基本原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PID控制的基本原理1.PID控制概述当今的自动控制技术绝大部分是基于反馈概念的。反馈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测量、比较和执行。测量关心的是变量,并与期望值相比较,以此误差来纠正和控制系统的响应。反馈理论及其在自动控制中应用的关键是:做出正确测量与比较后,如何用于系统的纠正与调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PID控制,也就是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控制理论和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工业过程控制中95%以上的控制回路都具有PID结构,而且许多高级控制都是以PID控制为基础的。PID控制器由比例单元(P)、积分单元(I)和微分单元(D)组成,它的基本原理比较简单,基本的PID控

2、制规律可描述为:G(S)=KP+K1+KDS(1-1)PID控制用途广泛,使用灵活,已有系列化控制器产品,使用中只需设定三个参数(KP,KI和KD)即可。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一定需要三个单元,可以取其中的一到两个单元,不过比例控制单元是必不可少的。PID控制具有以下优点:(1)原理简单,使用方便,PID参数KP、KI和KD可以根据过程动态特性变化,PID参数就可以重新进行调整与设定。(2)适应性强,按PID控制规律进行工作的控制器早已商品化,即使目前最新式的过程控制计算机,其基本控制功能也仍然是PID控制。PID应用范围广,虽然很多工业过程是非线性或时变的,但通

3、过适当简化,也可以将其变成基本线性和动态特性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就可以进行PID控制了。(3)鲁棒性强,即其控制品质对被控对象特性的变化不太敏感。但不可否认PID也有其固有的缺点。PID在控制非线性、时变、偶合及参数和结构不缺点的复杂过程时,效果不是太好;最主要的是:如果PID控制器不能控制复杂过程,无论怎么调参数作用都不大。在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虽然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控制方法,但PID仍因其自身的优点而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PID控制规律仍是最普遍的控制规律。PID控制器是最简单且许多时候最好的控制器。在过程控制中,PID控制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大型现代化控制

4、系统的控制回路可能达二三百个甚至更多,其中绝大部分都采用PID控制。由此可见,在过程控制中,PID控制的重要性是显然的,下面将结合实例讲述PID控制。1.1.1比例(P)控制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定误差。比例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GC(S)=KP(1-2)式中,KP称为比例系数或增益(视情况可设置为正或负),一些传统的控制器又常用比例带(ProportionalBand,PB),来取代比例系数KP,比例带是比例系数的倒数,比例带也称为比例度。对于单位反馈系统,0型系统响应实际阶跃信号R01

5、(t)的稳态误差与其开环增益K近视成反比,即:0t®¥对于单位反馈系统,I型系统响应匀速信号(1-3)R1(t)的稳态误差与其开环增益Kv近视成反比,即:lime(t)=R1KV(1-4)Slime(t)=1+RKt®¥P控制只改变系统的增益而不影响相位,它对系统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系统的稳态误差和稳定性上,增大比例系数可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从而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但这会降低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甚至可能造成闭环系统的不稳定,因此,在系统校正和设计中P控制一般不单独使用.具有比例控制器的系统结构如图1.1所示.KPH(S)图1.1具有比例控制器的系统结构图系统的特

6、征方程式为:G0(S)D(s)=1+KpG0H(s)=0(1-5)下面的例子用以说明纯比例控制的作用或比例调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例1-1]控制系统如图1.1所示,其中G0(s)为三阶对象模型:10H(s)为单位反馈,对系统单采用比例控制,比例系数分别为Kp=0.1,2.0,2.4,3.0,3.5,试求各比例系数下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并绘制响应曲线.解:程序代码如下:G=tf(1,conv(conv([1,1],[2,1]),[5,1]));Kp=[0.1,2.0,2.4,3.0,3.5]fori=1:5G=feedback(kp(i)*G,1);step(G)hol

7、donendgtext('kp=0.1')gtext('kp=2.0')gtext('kp=2.4')gtext('kp=3.0')gtext('kp=3.5')响应曲线如图1.2所示.G(s)=(s+1)(2s+1)(5s+1)图1.2例1-1系统阶跃响应图从图1.2可以看出,随着Kp值的增大,系统响应速度加快,系统的超调随着增加,调节时间也随着增长.但Kp增大到一定值后,闭环将趋于不稳定.1.2.2比例微分(PD)控制环节具有比例加微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