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51200
大小:7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9
《理解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理解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现代文复习专题一一、常见修辞表现形式及主要作用详见《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第86页“常见修辞表现形式及主要作用简表”二、几种修辞手法的辨析(1)比喻和比拟比拟是依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2)反问和设问设问本身并不表示肯定或否定什么,反问的意思则是确定的,它本身就表示肯定或否定什么。反问的作用
2、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3)对偶和排比对偶是两句相对,只限于两句或两个句子成分,排比至少是由三个句子或词语构成;对偶要力避字同义同,排比却以字同意同为常式,甚至大半相同;对偶字数大致相等,排比却可以长短不一。(4)借喻和借代相同点是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不同点是,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一般以某一局部特征代整体;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5)反复和排比排比必须是三个或更多
3、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紧密相关的词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反复则是同一词语或句子的重复出现。三、方法点拨理解常见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方法1、结合语境考查修辞的表达效果这种题目一般没有太大难度,关键是掌握修辞手法的基本作用。其次把握修辞的对象是什么,再结合语境揣摩运用修辞后有怎样的变化。(2011年上海模拟试题)(2)“旁若无人”的精神表现在日常行为上者不只一端。例如欠伸,原是常事,“气乏则欠,体倦则伸。”但是在稠人广众之中,张开血盆巨口,作吃人状,把口里的獠牙显露出来,再加上伸胳臂伸腿如演太极,那样子就不免吓人。有人
4、打哈欠还带音乐的,其声呜呜然,如吹号角,如鸣警报,如猿啼,如鹤唳,音容并茂,至少令人觉得你是在驱逐周遭的人。第(2)段划线句运用比喻和排比的表达效果是:【答案】形象逼真地描摹出打哈欠声音之响之多变,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令人害怕【解析】此题考查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解答此题,应先掌握两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再结合语境分析修辞手法在塑造形象及对表现作用情感的作用。三、方法点拨理解常见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方法2、推知修辞手法运用的目的结合语境义,推知作者借用修辞手法表达的意图。意图指向一般是如何更好地表述文
5、章主旨或情感,或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修辞对象的特征。(2010年上海模拟试题)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
6、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上面语段连用六个反问句和六个“真的”,其目的是:【答案】以反复和排比强调“我”对以往一切的怀疑和失去证据后的无奈,由此深刻表达“我”对故乡生活的深深怀念和依恋。【解析】本题考查反复和排比反问句在语境中的表达作用。语境中“回家的路”暗指我对过往和故乡的怀念和依恋,用修辞手法主要是强调自己的无奈。三、方法点拨理解常见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方法3、运用修辞方法造句(仿句)运用修
7、辞手法造句是修辞方面难度最大的题型。既要考虑修辞特征,更要考虑特定语境,包括语义理解、句式把握等。(2011年上海模拟试题)大师辈出的岁月,我们轻视甚至蔑视大师,似乎连这样的称呼都很吝啬。我们听惯了导师、旗手一类的称呼,就是很少听见说大师。失去大师的时代,大师的称呼却忽然间泛滥起来,被别人封为大师的,自以为是大师的,硬摆出大师模样的,比大师还大师的,都不失时机地在我们身边晃悠。大师受尊崇了,可是事实上却没有几个大师;大师们纷纷作古,于是,谁是人瑞,谁的运气好,谁就有幸成了大师,这是我们如今不得不承担的历史后果。
8、问:第(2)段划线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这种句式往往有突出强调的意味,请仿照划线句造句。【答案】他料事如神,比诸葛亮还诸葛亮。【解析】这道题主要涉及比喻、对比的运用,在特定语境下,创造性地使用比喻,既要把握比喻的特征,又要兼顾语意的表达,难度确实不小。做这种题容易顾此失彼。正确的做法应是语义、句式、修辞方法等因素的兼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