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46625
大小:2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9
《文本解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本解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微课点评范晓兰《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节微课用时8分36秒,在短短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老师为我们呈现了德国街头奇丽的景色,德国这一令人敬仰的民族文化。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我一次次被德国特有的民族文化震撼着,也不断地被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深入细致解读文本的能力折服。对比很多老师曾经对这一课中此处细节的讲授,我感到真的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学生也只是停留在对文字的肤浅理解上,而对季羡林写作此文的真正用意和作品深刻思想内涵的理解却是浮光掠影。深入思考一下,究竟是什么原
2、因导致了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很多老师没有认识到文本解读不但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这位微课教师,他在引导学生对重点句的理解时,适时插入了季羡林所写的《重返哥廷根》《初抵柏林》的文字片段,以及“从23个细节看德国人的文明素质”等图片文字,这样创造性地解读文本,补充教材,使学生更好地走进了文本之中,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深度对话,从而深刻理解了文本内涵。我想,这位老师在教本课之前,倘若没有对本文的细致研读,没有对季羡林作品的广泛阅读,没有对德国文化的大量涉猎,他又怎能恰如其分引入这么丰富的教学资源呢?由此看
3、来,文本解读不但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它要求教师不仅重视文章的一词一句,甚至对文章的标点、题目等也都要认真加以推敲。教师在对文本处理时,应该像犁地一样“犁”过去,而不能轻而易举“滑”过去,不能对文本解读浅尝辄止,不能仅仅依赖教参,查阅现成的教案或教学实录,把名家的设计依葫芦画瓢搬上课堂。而我们一线的教师常常却是如此,成了别人劳动成果的附庸品,无法让自己的课堂发出光彩,更无法与学生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更为可悲的是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复制粘贴中,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文本解读能力正在逐步丧失。记得曾经有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话:“从根本
4、上说,文本细读读的不是那个文本,而是你自己。心中有的,眼中才有;心中没有的,眼中始终没有。能将文本读厚,能潜心文本,这种能力的具备,靠的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不断地积淀自己的生活体验。让自己强大起来,让自己丰满起来。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