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42221
大小:35.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9
《浅谈“隶变”产生的意义和影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隶变”产生的意义和影响内容摘要:隶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可谓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而“篆隶笔意”是贯穿各种书体之间的一根主脉。学习任何书体,隶书都是不可逾越的。学习书法,隶书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其笔法简单,容易入手,更重要的是“隶变”引起其他书体的变革,从而对书法艺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从此处入手,才能真正的了解隶书。关键词:汉代隶书隶变意义影响汉代之时,汉隶涌现。隶书对篆书进行改进,对汉字的构造和形态做出全面调整,字型变圆形为方形,线条变弧线为直线,笔画变繁杂为简省,隶书
2、呈现一种开张力道之势,极具张力与表现力。汉字作为中华民族进行交际、记录语言和信息的特殊符号,从古至今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隶变”则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人们把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等字体称为古文字,把隶、楷、行、草书称为今文字。“隶变”作为古今汉字的分水岭,不论是从哪个角度,都是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卫恒《四体书势》说:“隶书者,篆之捷也。”隶书是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起笔、收笔清楚的字体,隶书是篆书的快写。因为隶书来源于篆书的草率写法,因而两种书体自战国晚期到西汉中后期,有
3、过很长的共存时期。“隶变”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从战国后期开始,一直到汉代中叶汉隶形成结束,它一共经历了二三百年的时间。在“隶变”的过程中,古人普遍感觉到隶书书写起来比小篆要方便得多,长时间抑制它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从秦权量上的铭文就可以清5/5楚地看到隶书侵入小篆领域的情况:权量铭文的内容是统治者准备传之久远的统一度量衡的诏书,按理说自然应该用正规的小篆铭刻,可是遗留下来的权量铭文却不乏刻着很多隶书成分的诏书铭文,就预示着小篆即将为隶书取代的命运。在秦代,隶书实际上就已经动摇着小篆的统治地位,
4、到了西汉,距离秦王朝用小篆统一全国文字并没有多久,隶书就正式取代小篆,成为主要的字体,从而再一次印证“隶变”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汉隶的蜕变沿袭了前朝大篆之体貌。将篆书圆匀的线条斩断,化圆为方,变弧线为直线,在转角处化圆转为方折。这样不但在字形上简化了篆书,而且在书写方法上也有了进步。清刘熙载《艺概》说:“书之有隶生于篆,故篆取力弇气长,隶取势险节短……”由篆书的舒朗,以法度森严与造法严谨为宗,汉隶破其风貌而独立创造与形成了具有汉代面目的格韵书体,而且传承了前朝文化遗志,引领一时的文化气象,这与当时
5、汉代的文化、政治、经济的高度繁荣与集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对汉代各艺术门类进行考察时,其美术、建筑、书法在造型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无论是汉代画像砖、汉代建筑还是书法,都是以横向的扁方形展开的格局,由此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理性。蔡邕在《隶势》中说:“鸟迹之变,乃为佐隶……或穹窿恢廓,或栉比针列。或砥平绳直,或蜿蜒胶戾。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这标志着一种文化气象的树立和奠定。当朝文字的形态、面目、造型都趋于完善和统合,并且强化了当时书风的形成和字体面貌的确立。5/5隶书上承篆书之遗脉,下
6、启楷书之源流,它的出现,无论从文字角度还是从书法角度来讲,都是一个重要转折。一定的时代有其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需要,才会产生运用这一物质条件的技术和以之进行创造的艺术形态,其中汉隶的笔画、字形特征便很完美的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审美倾向。隶书是继篆书之后的一种创新,这种字形扁方所取的横势,迥异于其他的书体布局。“横”具有“广远、广阔、充满”之意,以横壮势,能给人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之感。宋杨万里《诚斋诗话》:“洪河溃溢,滔天横骛,屹然中流,观此底柱。”《史记·留侯甚世家》云:“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融
7、已就,横绝四海。”宋苏舜钦有诗云:“但闻千珂万马横阵来,石激惊湍自相溅。”等都体现横势的强大。在古代兵法中,两军对垒都以横排列阵,由此,横向趋势具有一种气势磅礴、撼人心魄的力量。“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东汉中后期的石刻文字标志着隶书由民间步入殿堂,最终完成定型化,法度化过程、彻底取代了篆书地位。早期隶书造型构造保留着篆书形迹较多,后在使用中由于笔势、结构的发展就成了与小篆完全不同的两种字体,它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标志着汉字演进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隶书逐渐取代篆书,是符合文字由繁
8、到简的发展规律的,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汉代文学、诗歌的兴盛也为汉隶书风的完善做了铺垫与辅佐,同时相互促进、互相影响和互相引领,以致发展和提升。隶书在东汉时期经过法度化走向全面成熟,成为官方正体。“隶变”还在文字史上5/5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从字形上说,隶书摆脱了早期篆书体系中的象形为主的“随体诘屈”的文字构成方式的桎梏,以完全抽象的线来组合字形。中国文字外形的发展至此告一段落。由于“线”特别是提按顿挫、起伏有致的线条,郑重地走上了历史舞台,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