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ppt课件.ppt

儿科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ppt课件.ppt

ID:50430833

大小:922.00 KB

页数:87页

时间:2020-03-13

儿科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ppt课件.ppt_第1页
儿科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ppt课件.ppt_第2页
儿科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ppt课件.ppt_第3页
儿科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ppt课件.ppt_第4页
儿科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科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科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血常规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儿童红细胞血红蛋白特点新生儿出生时红细胞数约5.0~7.0×1012/L,血红蛋白量约150~220g/L。未成熟儿与足月儿基本相等,少数可稍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早产儿较早)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生理性贫血”呈自限性,3个月以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缓慢

2、增加,于12岁时达成人水平。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1.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绝对性增多(1)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生理性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见于胎儿及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病理性增加则见于严重的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2)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增加是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有关,如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肾胚胎瘤、肾上腺皮质腺瘤、子宫肌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1.

3、生理性减少儿童至2~3个月时(早产儿较早)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生理性贫血”呈自限性,3个月以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缓慢增加。2.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根据贫血产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可将贫血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多、红细胞丢失过多。儿童白细胞特点初生时白细胞总数15~20×109/L,生后6~12小时达21~28×109/L,然后逐渐下降,1周时平均为12×109/L,婴儿期白细胞数维持在10×109/L左右,8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0.65,淋巴细胞约

4、占0.30。随着白细胞总数的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下降,生后4~6天时两者比例约相等;至1~2岁时淋巴细胞约占0.60,中性粒细胞约占0.35,之后中性粒细胞比例逐渐上升,至4~6岁时两者比例又相等;以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白细胞可分为下列5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各种类型白细胞的特点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生理学增多:下午较早晨为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升高。病理性增多见于:1)急性感染;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

5、坏;3)急性大出血:在急性大出血后1~2h内,周围血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及红细胞数尚未下降,而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却明显增多,特别是内出血时,白细胞可高达20×109/L;4)急性中毒;5)白血病、各类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有:1)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2)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巨幼细胞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4)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

6、进;5)自身免疫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2)寄生虫病;3)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可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轻、中度增高4)血液病5)某些恶性肿瘤;6)某些传染病:猩红热;7)其他:风湿性疾病、脑腺垂体功能减低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也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其临床意义甚小。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1)过敏性疾病;2)血

7、液病;3)恶性肿瘤;4)其他:如糖尿病、传染病如水痘、流感、天花、结核等,均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淋巴细胞增多(1)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也可见于百日咳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布鲁菌、梅毒螺旋体、弓形虫等的感染。(2)肿瘤性疾病。(3)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4)移植排斥反应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放射线损伤、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异形淋巴细胞异形淋巴细胞在正常人外周血中偶可见到,但不超过2%。异形淋巴增多可见于:①感染性疾病。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