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问题汇总文言文.doc

中考复习问题汇总文言文.doc

ID:50428770

大小:86.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6

中考复习问题汇总文言文.doc_第1页
中考复习问题汇总文言文.doc_第2页
中考复习问题汇总文言文.doc_第3页
中考复习问题汇总文言文.doc_第4页
中考复习问题汇总文言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问题汇总文言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复习问题汇总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中考复习问题汇总】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2、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3、文中哪句话是描写月景的?这月景有何特点?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描绘的?(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月景特点:皎洁、空灵。(3)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4、描写“月”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李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明月几时有,白酒问青天——杜甫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5、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1)入夜即“解衣欲睡”(2)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3)与张怀民一起“步于中庭”,欣赏月夜,连竹柏的样子都看得很清楚,可见二人都很闲。(4)“但少……者耳”从别人的不闲体现其闲。6、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

3、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7、简要说说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特殊心境。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8、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6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9、“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但少闲人如吾

4、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概。本文叙事、写景、抒情,有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个“闲”字。 PS:《水调歌头》和《记》(分别记为甲乙)比较。甲、乙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甲表达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派遣的特殊心情。两篇文章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甲、乙两篇文章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绕有余味。 【《陋室铭》中考复习问题汇总】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有何用

5、意?这是例证,引古贤之名证“陋室”,写出“陋室不陋”同时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2、“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何作用?(1)引用孔子的话与前文“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2)反问作结,发人深思。3、思想感情《陋室铭》通过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品格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僚寻欢作乐生活的不满4、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一例。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洁净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6、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开头写山水的作用)运用类比推理,以山水引出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灵性质,突出自己的德馨,自然引出主旨。6、理解默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6室主人胸襟超尘绝俗“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8、赏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此句工整对

7、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陋室”环境清静优雅,充满生机。9、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明理由。不同意。本文体现“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独善其身”的志向,同时自比古代先贤,表达了自己伟大的志向和抱负,并非消极避世。 PS:“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桃花源记》中考复习问题汇总】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答:渔人是在“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情况下遇到桃花林,进而“欲穷其林”发现桃源。2、开头段落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答:这段

8、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写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