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25224
大小:368.4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09
《生活中常见的溶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溶液一、知识回顾(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注意:①溶液不一定为无色,如CuSO4溶液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②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③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④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或蒸发溶剂或加溶质升温或加溶剂注:①Ca(OH)2和气体等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2、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溶解;溶解放热:如溶解、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13-初三化学四要素:①条件:;②标准:;③状态:;④质量:单位为。(2)溶解度的含义:20℃,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或。(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说明:大多数固体物的
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4)溶解度曲线。①t3℃时,A的溶解度为80g。②P点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③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饱和。④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⑤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⑥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g,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无晶体析出的有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4、结晶法。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3.混合物的分离(1):分离可溶物+难溶物(2):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如NaCl(海水晒盐)结晶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三)、溶质的质量分数-13-初三化学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公式溶质质量分数=×100%S100+S2.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w(C)=×100%二、重点突破例题1.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例题2.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C.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已配好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例题3.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B.加入少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C.降低温度D.恒温蒸发溶剂例题4.已知某物质在20℃和4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10g和40g。某温度下,将5g该物质加到20g水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0℃时所得6、溶液的质量为25gB.40℃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C.不管什么温度下,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20%D.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题5.将100g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与蒸发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例题6.20℃时,将25g氯化钠和25g硝酸钾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两种物质的溶液。根据下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在20℃时都是饱和溶液B.两种物质在20℃时溶解度相同C.降温到10℃时,氯化钠溶液中有晶体析出D.升温到30℃时,两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3-初三化7、学例题7.右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g,此时它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填“大”或“小”)。(2)当把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混合饱和溶液从50℃降到2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例题8.25℃,10g某盐加入一定量的水,完全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蒸发12.5g水后得到浓度为20%的饱和溶液。 (1)计算25℃时某盐的溶解度? (2)原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25℃时若要使5g某盐从饱和
4、结晶法。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3.混合物的分离(1):分离可溶物+难溶物(2):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如NaCl(海水晒盐)结晶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三)、溶质的质量分数-13-初三化学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公式溶质质量分数=×100%S100+S2.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w(C)=×100%二、重点突破例题1.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例题2.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C.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已配好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例题3.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B.加入少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C.降低温度D.恒温蒸发溶剂例题4.已知某物质在20℃和4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10g和40g。某温度下,将5g该物质加到20g水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0℃时所得
6、溶液的质量为25gB.40℃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C.不管什么温度下,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20%D.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题5.将100g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与蒸发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例题6.20℃时,将25g氯化钠和25g硝酸钾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两种物质的溶液。根据下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在20℃时都是饱和溶液B.两种物质在20℃时溶解度相同C.降温到10℃时,氯化钠溶液中有晶体析出D.升温到30℃时,两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3-初三化
7、学例题7.右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g,此时它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填“大”或“小”)。(2)当把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混合饱和溶液从50℃降到2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例题8.25℃,10g某盐加入一定量的水,完全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蒸发12.5g水后得到浓度为20%的饱和溶液。 (1)计算25℃时某盐的溶解度? (2)原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25℃时若要使5g某盐从饱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