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18558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9
《《有几棵树》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几棵树》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2.借助直观模型和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3.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编写说明本课时主要是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学生在学习9加几的计算方法时,已经具备了一些探索经验。因此,教科书在编排中,显得比较开放,不再出现一一点数的方法,在思维方法上又提高了一步。教科书首先呈现了两片树林的情境图,其中左边有8棵树,右边
2、6棵树,并由此引出“一共有几棵树”的问题。•一共有几棵数?学习进位加法(8加几)的计算方法。本节处理与“有几瓶牛奶”不同,9加几因为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教科书突出强调直观操作对理解算法的作用,引导学生首先通过摆小棒得出结果。在9加几的学习基础上,本节内容教科书不再强调先由直观操作得出计算结果,而是通过算式得出结果,然后再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解释计算的道理。教科书具体给出了两种计算的方法,第一种方法运用的是8和2“凑十”的策略,先把6拆成2和4,用“8+2”凑成10,再用10加上4得到计算结果。第
3、二种方法运用的是6和4“凑十”的策略,先把8拆成4和4,用“6+4”凑成10,再用10加上4得到计算结果。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了解并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也希望通过交流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并体会其他同学的想法,不要求学生同时掌握这两种方法。实际教学中,学生也许还会提出其他策略,时间允许的话,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来,讨论其合理性,分享独立思考的成果,但不要求学生掌握。•用下面的方法计算8+6=□,你能看懂吗?结合算式“8+6=□”,以“你能看懂吗”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理解计算的道
4、理。其中左图呈现的是逐一相加的计算方法,即“3/38+1+1+1+1+1+1=14”,右图呈现的是先由“8+2”凑10,再由“10+4”得出计算结果的方法。这样的安排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不同方法的思考和对进位加法的理解。•圈一圈,算一算。通过读图,动手圈一圈,如先把10个圈在一起,再算出结果,进一步体会在8加几的计算中,“凑十”的策略和计算的全部过程。教学建议•一共有几棵树?教学时,可以把问题放在一个大的情境中,比如,学校开展了植树活动,这些是同学们植的一些树。然后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读图,并说一说你
5、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结合图意,学生会交流“一边种了8棵树,另一边种了6棵树”或“第一排种了8棵树,第二排种了6棵树”等,再结合问题“一共有几棵树”独立列出算式后探讨算法,要鼓励学生利用9加几的学习经验,尝试探索并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在交流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倾听其他同学的思路,并找出不同方法中的共同点——凑十。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倾听同伴的思考过程。例如,有的学生会直接说出“8+2=10,10+4=14”,这时可以引导汇报者结合小棒来摆一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懂他的想法,这既是
6、解释、验证答案的过程,也是展示问题思考和梳理的过程。有的学生是通过摆小棒,把6根和4根摆在一起,凑成10,再得出14,无论是拆大数还是拆小数,都要给予肯定。如果有的学生说道:因为“10+6=16”,所以“8+6=14”,这种类推的方法也要给予鼓励。在汇报小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计算8加几中的“凑十”方法的特点,进一步突出“凑十”的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进位加法计算的经验。•用下面的方法计算8+6=□,你能看懂吗?数线图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加法逐一递增的本质特征的,而且前面已
7、经出现过多次,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此,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能看懂图上是怎么表示出“8+6”的计算过程的吗?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用电脑或投影动态呈现出学生画的过程。也可以直接在书上画,先找到8对应的这个格,再逐一加上6个格,并用箭头表示出加6,指到14这个格。再通过观察第2幅图,先加2个格,再加4个格,体现“8+2+4”3/3的计算过程。教学时,可以多请几个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表示“8+6”的,在交流中逐步增进对进位加法和“凑十”策略的理解。•圈一圈,算一算。主要是巩固“凑十”的过程。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独
8、立完成,再进行交流。练一练第1题通过摆一摆,结合数学模型来巩固“凑十”法。如果条件允许,请学生摆一摆,搭一搭,或通过电脑课件动态演示,会更加直观。答案:13,14。第2题本题通过圈一圈,算一算,体会“凑十”的过程,巩固“凑十”的计算方法。答案:15,4+8=12或8+4=12。第3题本题结合图进一步巩固进位加法。可以先引导学生说一说“你看懂了吗”,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再说一说方法。答案:16。第4题答案:11,18,18,14;12,18,8,17。第5题通过连一连来巩固进位加法。教师可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