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docx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docx

ID:50388429

大小:15.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5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乡村四月》说课赵乃玉教材分析《乡村四月》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的《古诗词三首》的一首古诗。诗人翁卷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末初夏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借助注释了解诗意的能力,但只是流于字面的背诵。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教材的深度,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设计理念1、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

2、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学文,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巩固、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3、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只有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引领学生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

3、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强化学法,自学能力。教学过程一、创境解题   用诗化的语言创设情境:有一首描写江南乡下初夏风光的诗,她宛如一首响绝漫山遍野的民歌,又如秀色夺人的图画。让我们仿佛亲眼见到了锦绣江南的满目明丽、如烟细雨,仿佛亲耳听到了杜鹃的鸣唱,穿透烟雨,响

4、彻初夏的江南。这首诗就是——乡村四月。解题:你心中的“乡村四月”是怎样的?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抒发对乡村已有的感受,拉近了文本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学得自然,学得轻松。 二、初读感知1、让同学们自由读古诗提出目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得有节奏。  2、展示评价。 三、导学归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古诗的方法,教师总结。四、自主学习接下来学生用这些方法在小组里学习古诗。利用好预习卡五、精读悟情1、课下充分的预习、借助预习卡加上小组互助,以此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抓遍满绿等字眼、诗配画、模仿有意识地想象补白、诵读等途径进一步理解

5、古诗,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3、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写作技巧绿写树木葱郁,白状水光映天,诗作并没有直接写树木和水,而是用绿和白两个字,就把远望中的江南景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他没有直接用忙这个词,而是用闲人少才又表现人的繁忙。4、引导学生体会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悟诗情):人们在漫山遍野的葱茏中采桑,在澄如明镜的水田里插秧,在锦绣江南的画卷上铺展着生命的色彩。他们虽然繁忙,却忙得从容自在、逍遥适意。翁卷写这首诗,主要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可见,诗人翁卷是一个怎样的人? 让我们认识他。(课件出示翁卷简介指名读)一生没有做官,诗风清苦

6、。这就是翁卷,一个追求平淡的艺术风格和自然性的人生境界的诗人。(板书翁卷)  六、知识迁移 1、小练笔写写如画的四月。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关键词。 2、展示学生收集的“田园诗”布置作业:课下继续收集田园诗, 背过来。     乡村四月教学反思赵乃玉《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

7、"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在初读部分我做得还不是很到位.我在初读中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朗读.第一个层次是希望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次的朗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由读能够读懂一些字词的意思.而第三次的朗读,则是希望学生能够读出一点节奏和韵味来,把握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在教学过程中,我第一个层次的朗读掌握的还可以.但在第二个层次上的目标实现得还不是很好.自身对于课堂也还很陌生,所以在引导学生读懂字词方面还不是很全面,比如说:"山原"这个古

8、今用法不是很相同的也没有引导学生去了解."白满川","雨如烟"等也没有很好地让全体学生一起去理解.这里如果再加个环节,让学生联系注释话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