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功能翻译理论与影视翻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功能翻译理论与影视翻译作者:张秋楠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7期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影视作品进入中国,欣赏电影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娱乐手段,也成了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观看英文电影中国观众对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将影视作品成功译制,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并了解西方文化成了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影视翻译的特点和类型,并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影视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影视翻译功能理论目的配音字幕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b)-02
2、43-01 近年来,英文影片成为一种有效的文化交流媒介。通过观看英文电影,中国观众对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有了具体了解。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以及外语水平的局限,大多数中国观众欣赏英文电影还存在着障碍和困难。因此影视翻译者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成功翻译影视作品,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 1影视语言的特点 影视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影视翻译具有文学翻译的共同特点,但是因为影视语言独特的音画同步相结合的特点,影视翻译具有区别于文学翻译的特性。张春柏教授把影视语言的特点概括为:即时性和大众性(张春柏,1998:50)。钱绍昌更为详
3、细和全面地把影视语言的特点归纳为: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钱绍昌,2000:61)。 影视语言的独特性使得影视翻译不能照搬文学翻译的原则和标准,采用合适的翻译原则和手段,结合影视语言的特点,才能满足观众通过欣赏影视作品了解其他国家的需求。 2影视翻译的分类 影视翻译分为配音和字幕两大类。配音是指以译语为角色对口型配音(叶长缨,2005:104)。字幕就是指在荧幕上(一般是在下方)为影视对白同步配以相应文字(ShuttleworthM&CowieM,1997:244-245)。配音和字幕都受到音画同步的
4、制约,因此译者既要考虑到对原文本翻译的准确和充分,又要考虑到音画同步对两种翻译形式的制约。 配音和字幕由于其目的和针对的目标观众不同,具有不同特点。配音是用目标语言完全取代影片中的对白,主要目的是给不熟悉外语的观众提供通俗易懂的剧情。而字幕翻译的目的是在不影响观众对原语影片音效欣赏的基础上,在屏幕上使用目标语字幕来帮助观众理解影片。字幕影片针对的是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观众,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能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国外的语言和文化。近年来字幕影片越来越多,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具有了欣赏原语影片的能力,很多观众都视其为一种有效的外语学习手段。同时,字幕影
5、片没有破坏原语的表达方式,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损失。因此,字幕影片正成为主要趋势。 3功能翻译理论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在德国出现。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视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威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skopos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目的论认为任何一种译文文本
6、都有其预期功能或目的功能,也就是翻译行为预期要达到的功效,因此译文所肩负的任务及其目的对翻译行为的完成起着关键作用,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和功能决定。 在目的论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Nord,2001:12)。由于目的论中并没有限定“目的”的范围,德国功能派理论家诺德(ChristianeNord)提出了功能学派的另一个中重要法则是忠诚原则(loyaltyprinciple)。诺德认为译者对译文接受者
7、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必须向他们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这是忠诚法则的一方面。忠诚法则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求译者对原文作者忠诚。译者应尊重原文作者,协调译文目的与作者意图。总之,功能派对翻译准则的看法是:目的法则和忠诚原则贯穿所有的翻译过程,而其它法则或原则根据具体翻译情况和需求情况而定。 4功能翻译理论在影视翻译中的应用 功能翻译理论把翻译行为定义为有目的的行为,因此确定翻译的目的是翻译过程中的首要步骤。影视作品旨在于给观众提供了解和熟悉社会和文化的机会,因此影视翻译的目的就是传递不同的文化元素。 根据功能学派
8、的观点,“目的”是指导翻译行为的第一准则。不同的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