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周敦 29558-第3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ppt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周敦 29558-第3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ppt

ID:50309102

大小:288.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3-08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周敦 29558-第3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ppt_第1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周敦 29558-第3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ppt_第2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周敦 29558-第3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ppt_第3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周敦 29558-第3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ppt_第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周敦 29558-第3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周敦 29558-第3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教学目标1.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2.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3.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原则。内容结构教学建议·本章在介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学习过程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原则。信息技术课的学习3.1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3.2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原则3.33.1信息技术课的学习3.1.1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特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发展性·所以,信息技术课的教学,除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

2、法外,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必须有较高的起点。2.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实验性·不仅要切实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而且应该掌握结论后的丰富事实,学会观察与分析,提高抽象概括能力,提高逻辑推理和计算机所特有的跳跃性思维的能力。3.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灵活性·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基本技能、技巧的培养。3.1.2信息技术课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1.知识结构·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结构,是指由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而形成的整体。·它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最基本知识,二是其他知识与最基本知识的联系。2.认知结构·认知是感知到的信息,在人脑中被

3、转换、简化储存、恢复和运用的全过程。·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大脑中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变量。(1)一般的(长期的)认知结构变量(2)特殊的(短期的)认知结构变量3.信息技术科学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它们的主要区别表现如下。(1)信息技术科学的知识结构是前人在社会实践中研究信息技术科学所积累的经验总结,是客观而科学的,对学生来说是外在信息。·计算机的认识结构是学习计算机时,在自己头脑中逐步形成的认知模式,是主观的,对学生来说是内在的心理表现。(2)信息技术科学的知识结构是教材中按一

4、定顺序组织起来的,是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的知识,而其认知结构是学生认知这些信息技术科学的内容的一种智能活动模式,它有正误优劣之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习信息技术科学的能力。(3)信息技术科学的知识结构的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结构去掌握;计算机的认知结构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影响学习的认知因素主要有已有知识经验、智力发展水平、智力活动方式和认知结构的特征。3.1.3信息技术课的一般学习过程·其

5、一般模式如图3-1所示。3.2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3.2.1现代性特点1.教学内容体现现代性·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就已编入“基本模块”、“基本选学模块”和“选学模块”。·这体现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现代性特点。2.计算机的升级体现现代性·随着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硬件的不断升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用机在不断更新。3.2.2实践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学科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求从以计算机程序设计为主

6、逐步向以计算机操作和应用为主过渡。(3)学生坐在计算机面前学习、动手操作和进行构思与创造,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环境。(4)上机操作是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智力目标的基本手段,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环节。3.2.3工具性特点·计算机不是一般的计算工具,而是“人类通用智力工具”。3.2.4应用性特点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自动化控制4.计算机辅助设计5.计算机辅助教育6.计算机通信3.2.5文化性特点第一,广泛性。第二,传递性。第三,教育性。第

7、四,深刻性。3.3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原则3.3.1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学既有思想性又有科学性,把两者结合起来。3.3.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义2.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3.3.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学的进程、内容、方法、组织和实施通常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教师要对教学效果和质量负责;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必须由教师引导。3.3.4传授知识与发展

8、能力相结合的原则1.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意义·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总和,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反映。·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智力是大脑机能在社会活动中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心理特征,认识能力,智力与能力称为“智能”或“一般能力”。·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必要因素。·知识与能力既有区别,区别在于各自有不同的内涵。·知识的获得是后天的,而能力与先天因素、后天环境、所受教育等因素有关;知识的掌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