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共轨柴油机控制策略.ppt

高压共轨柴油机控制策略.ppt

ID:50299530

大小:1.54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3-12

高压共轨柴油机控制策略.ppt_第1页
高压共轨柴油机控制策略.ppt_第2页
高压共轨柴油机控制策略.ppt_第3页
高压共轨柴油机控制策略.ppt_第4页
高压共轨柴油机控制策略.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压共轨柴油机控制策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控制策略目录第二章控制模块与控制策略第一章背景知识第三章基于扭矩的起动控制第一章电控喷射系统的发展简介位置控制式:保留了传统喷油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只是将机械调速器控制改为电子控制。喷油量依旧通过控制喷油泵齿条位移或滑套位移来控制。喷油正时依旧通过提前器来控制。时间压力控制式:以高压供油泵、电磁(液力)控制式喷油器和公共油轨组成。与前两代喷油系统不同的是,高压油泵并不直接控制喷油,而仅仅是向共轨供油以维持所需的共轨压力,并通过连续调节共轨压力来控制喷射压力,采用压力—时间式燃油计量原理,用高速电磁阀控制喷射过程。时间控制式

2、:采用高速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燃油的适时喷射。电磁阀关闭,执行喷油;电磁阀打开,喷油结束。喷油始点取决于电磁阀关闭时刻,喷油量则取决于电磁阀关闭时间的长短。第一章电控喷射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1、日本DENSO公司的ECD一UZ高压共轨电喷系统2、BOSCH公司生产的CR高压共轨电喷系统3、DELPH公司的DCR高压共轨电喷系统4、意大利Fiat公司的Unijet高压共轨电喷系统5、德国MTU4000高压共轨电喷系统国内:目前主要在做一些共轨电控及其标定系统的研制开发、零部件的优化调整、匹配、燃油及特性分析和燃油系统的模拟计算方面的工作,

3、整个系统的开发还有较大的困难。国内进行此项研究的主要单位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一汽大众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成都威特,长安等。从公开发表资料来看,上述单位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但大都处于系统研制或台架实验阶段,离产品化还有很大差距。第一章电控喷射系统的优点与未来前景(l)稳定的喷油压力(2)较高的喷油压力(3)前所未有的喷油控制能力(4)应用范围较广(5)极大地改善柴油机排放效果随着世界油价不断攀升以及国际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寻求节能、低排放、低噪声、高动力的新型柴油车是汽车制造商不断追求的目标,节能环保成为未来发

4、展的方向。采用电控高压共轨技术生产的柴油机是满足上述要求的重要途径。在全球飞速发展的柴油车市场,柴油共轨系统代表了柴油机的最新技术和未来方向,目前掌握此项技术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除长城汽车之外,只有奥迪、奔驰、华泰等几个品牌推出了采用二代柴油共轨系统的汽车,而长城“智能节油王”的推出是自主品牌柴油发动机技术的首次突破。第二章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2.1。第二章模块的划分第二章控制策略(1):PID控制系统PID控制器由三个参数环节组成:比例环节(放大系数Kp)积分环节(积分系数Ki)微分环节(微分系数Kd)PID中的Kp、

5、Ki、Kd都是固定的,没有随着转速的变化进行微调的机制,利用这三个参数构成控制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第二章控制策略(2):模糊控制原理模糊自动控制就是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们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的控制过程,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在模拟自动控制的过程中,由于计算机智能化还不高,无法自己思维,所以必须将整个控制过程抽象为计算机能识别的语句、规则等信息,让其按规则作出判断进行控制,完成这个过程便是一个模糊化的过程,从而实现模糊控制算法。第二章控制策略(3):分缸均衡控制原理即ECU根据各缸转速平均值计算出基本喷油量,再根据柴油机各缸瞬时转速的差值对各缸喷油

6、量进行修正补偿。各缸油量修正是根据各缸瞬时转速的变化值,确定各缸在下一个发动机工作循环的补偿喷油量。各缸转速是以测量该缸TDC与上一缸TDC(按发火顺序)之间15个齿的时间间隔TBACA1(单位为μs)来表征的。第二章控制策略(4):多次喷射协调控制略ECU根据发动机实测转速和需求喷油量查找相关map,确定相应的喷射次数,并激活需求的喷射。同时,查找相关预喷、后喷量map,预喷、主喷、后喷喷射时间的map,计算出对应的喷油量、喷射时间,根据柴油的密度计算出对应的喷射体积。为了扩大策略对不同喷油器的适应性,设定了油量转换为电磁阀通电持续期的m

7、ap,通过设定轨压和喷射体积,确定需求的喷射持续期。而后进行相关系统的触发,实现需求的喷射规律。第二章控制策略(5):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神经网络是一个有多个输入信号以及输出信号的且具有一非线性特点的原件,神经网络中神经元的输出受到多种囚素的影响。输入信号会对神经网路神经元输出产生影响,以及神经网络内因素对神经网络神经元的输出产生影响。在建立神经网络模型时,在已有输入信号的基础上,再加上偏差信号(阂值)作为另一个输入信号。第二章控制策略(6):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器系统图3一18是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器系统结构图。控制器由三部分组成:(l)

8、传统PID控制器(2)模糊化模块(3)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第二章控制策略(7):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部分微分PID控制结构的系统所谓改进遗传算法就是把粒子群算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