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289592
大小:2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5
《传统预算控制模式的弊端及其改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预算控制模式的弊端及其改进内容摘要:预算控制是预算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技术创新的日益加快,企业内外部环境也变得复杂多变,这对传统预算控制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传统预算控制模式的特点以及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推进我国企业预算控制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预算控制预算目标预算考评 传统的预算控制模式及其特点 预算管理是企业的一种内部管理控制方法,是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预算管理过程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和反馈评价等过程,其中预算控制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2、,如果没有预算控制,预算就会流于形式而失去控制力。但是企业的预算控制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预算控制模式会暴露出一些问题,从而被新的控制模式所取代。自控制预算模式诞生以来,其形式一直处于不断改进完善当中,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财务计划预算控制阶段、目标利润预算控制阶段、战略导向的预算控制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其控制的紧密程度发生了变化,逐渐由紧控型转变为松控型。因此,财务计划预算控制模式、目标利润预算控制模式等一般被称之为紧控型预算控制模式,而战略型、价值型预算控制模式则是松控型的预算控制模式,也就是被称
3、为“超越预算”控制模式。从目前我国企业实施状况来看,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紧控型的预算控制模式,它产生于标准成本法,是根据报告期预算目标的完成程度来评估管理者或员工的业绩,强调的是管理者主导、目标导向、关注细节、注重全过程交流与事后控制,预算期内不进行预算修正等。通过监测生产运营状况,将监测结果与事先确定的目标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制定方案、采取行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差异的消除或减少。因为它强调目标的准确性、先进性和可控性,通过自上而下的紧密控制来实现预期目标,在内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况下,具有明显的优势。 传统预算控制模式的弊端 (
4、一)传统预算控制模式无法适应组织柔性化的要求 柔性组织是动态竞争环境下具有不断适应环境和自我调适能力的组织,对经营环境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要求企业必须变革传统的刚性组织,实现柔性组织管理。柔性组织管理具有弹性的领导关系、层级减少、决策权分散、横向沟通加强以及组织网络化等特征,这种结构具有适应性、学习性、创新性、敏锐性等优点,日益成为主流的结构。显然柔性化组织与传统的预算控制模式是相悖的,因为传统预算控制模式强调集权控制,它是以科层制组织为基础的,是以组织内部责任单位职能为基础的。 (二)传统预算控制以财务资本为控制
5、目标具有狭隘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产量、价格、质量之间的竞争转向知识、文化的竞争,在高科技企业知识资本已经成为公司市场价值的主要来源,企业不仅应当加强财务资本的控制,更重要的是要挖掘知识资本,从而实现知识资本价值的最大化。而传统的预算控制模式主要是以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的依据,这就忽视了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等知识资本的价值,容易导致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丧失优势,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甚至发生衰退。因此,对于一些高科技行业,仅仅对财务资本进行预算控制显然是不够的。 (三)传统预算控制模式往往带来预算系统内的目
6、标失调 由于传统的预算控制模式,是事先确定目标,目标的制定属于计划职能的核心,因此传统的预算控制模式实质上包含了计划和控制两个职能,但是仔细分析,这两大职能的实现经常会发生冲突。因为传统预算控制模式对目标要求应该具有准确性、可控性、先进性和现实性等特点,通过目标实现情况考核制定员工激励方案。目前,企业往往采取标杆法制定企业的目标,这种方法往往会将目标无形拉高,这无疑会削弱管理者实现目标的积极性;而如果让管理者自己设定目标,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其所设置的目标与企业要求势必存在偏差。由于源头目标的准确性、可实现性遭到破坏,预算控制显然就偏
7、离其本来的目的。 (四)传统预算控制模式下容易遏制员工的持续改进 传统预算控制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值进行比较,根据两者的差异判断绩效的好坏,这种方法存在的最大弊端在于假设目标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先进性。但是,超额完成预算,可能由执行情况决定,也可能由目标高低决定。也就是说,超额完成并不一定说明绩效好,有可能是由于预算目标编制留下了较大的“预算余宽”,这就无形中刺激了“预算余宽”的行为,这种带有“折扣”的低指标预算严重破坏了预算的协调功能和绩效考核的公正。当然,部门管理者往往担心本轮的超额完成会刺激上级管理者对预期目
8、标的修订,制定更为严格的预算目标,从而导致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的提高,这样员工就丧失了挖掘工作潜力的动力,工作的积极性遭受到破坏,抑制了业绩的持续改进。另外,该模式还容易导致上下级关系的紧张以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