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278482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7
《发展我国戏剧事业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发展我国戏剧事业的几点思考【摘要】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由于电视艺术和网络世界的强力冲击、消费文化的多元化、观众审美趣味的转换和分流等种种复杂多重的原因,戏剧事业发展陷入困境,滞后于高速增长的经济形势,同城市文化建设极不相称。因此,我们呼唤戏剧复苏,戏剧亟待在中国发展。这是一个不难取得社会各界普遍共识的关乎文化建设的大问题。我们就应该从上到下强化精品意识,倾力创作精品剧目,逐步试点把剧团、剧目推向市场,进行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开展戏剧宣传教育,培养广泛的观众群体来关心戏剧事业,努力改善戏剧生态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为其提供有利的
2、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使之成为国家的一个重要亮点、看点。【关键词】戏剧事业发展思考【正文】西方戏剧口古希腊戏剧诞生迄今己历两千多年,中国戏曲口宋代形成完整形态至今也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戏曲,堪称屮华文化引以自豪的瑰宝,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通过对戏曲的欣赏,国人可以从中汲取民族精神、人文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驱动力。我国的戏剧事业曾有过繁荣的历史、光辉的昨日。毋庸讳言,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由于电视艺术和网络世界的强力冲击、消费文化的多元化、观众审美趣味的转换和分流等种种复杂多重的导因,致使戏剧演出场次
3、减少、观众流失和演出市场疲软。戏剧事业发展陷入困境,滞后于高速增长的经济形势,同城市文化建设极不相称。因此,我们呼唤戏剧复苏,戏剧亟待在中国发展。这是一个不难取得社会各界普遍共识的关乎文化建设的大问题。因此,我们就应该从上到下都来关心戏剧事业,努力改善戏剧生态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为其提供有利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使之成为国家的一个重要亮点、看点。为发展和繁荣戏剧事业兹提出以下浅见供文化主管部门、从业者审思:一、强化精品意识,倾力创作精品剧目。原创的好剧本是支撑演山市场的核心与支柱,健全艺术创作机制,繁荣剧本创作是攸关戏剧命运的重
4、中之重,只有好戏才能把观众请进剧场。出好戏,首先,得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编剧队伍;其次,文化主管部门须设立创作奖励基金,像奖励科学家发明创造那样重奖优秀剧目的作者,从而稳住创作队伍使其心无旁鸳;再次,倘一时拿不出原创佳作,不妨移植其它地区的优秀剧冃进行交流演出,把获大奖叫座的好戏拿来演;最后,打开围墙,特聘一些专家、名角加盟,执导和领衔主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要树立国家的文化形象,我们就必须口己拥有一批有影响的咼品位剧作。二、政府扶植保护,社会关怀资助。戏剧虽具商品属性,但在市场竞争中是个“先天不足的婴儿”,完全推向市场,任其自
5、生自灭是不行的。政府有义务给予特殊关怀保护,不能放弃“养”的责任。剧团体制改革不是单纯减经费、裁人员所能济事,解放艺术生产力、促进创作繁荣才是改革目的。政府对剧院团除简政放权,把剧目选择权、上演权、人员聘任权下放给基层外,还应在保护继承和革新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指导下划分不同级别予以保护。。三、深化体制改革,逐步试点把剧团、剧目推向市场,进行市场化的方式运作。戏剧既然是特殊的艺术化的商品,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根据市场需求来从事生产经营,有稳定的买方卖方市场,有肯投资戏剧制作的文化经纪人。让戏剧既能发挥“高台教化”、赏心悦目的社
6、会功能,又成为可以赚钱养活从业人员的东西,像个生物圈,达到良性循环。这就耍求创作人员研究广大观众的消费需求、消费趣味、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向,在剧冃选择上克服无市场冃标的盲冃性。争取每演一戏,锁定一批观众。学习先进省市的经验,鼓励独立制作人投资策划演艺业,或与民间文化公司、广告公司合作操办商业性演出。四、开展戏剧宣传教育,培养广泛的观众群体。戏剧本质上是一种集体性的共同体验活动,观众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培养观众群体是决定戏剧兴衰之要务。为此,第一,要尽可能增加演出场次。第二,利用新闻媒体扩大宣传,制造热点。第三,开展戏剧启蒙教育
7、,当代青少年是中国戏剧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建议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大专院校适当开设戏剧专题选修课、戏剧艺术讲座,普及戏剧常识,组织学生观摩戏剧演出。把戏剧艺术教育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引入课堂。另外,国家还应重视培养引进人才,构筑演艺人才高地。同时加快演出设施布局和结构调整,为表演艺术提供平台。总之,要双管齐下,在专业和业余两块领地都循时随俗地营造戏剧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培养市民欣赏、热爱戏剧的兴趣、能力和习惯,造就广泛稳定的观众群体。让国家成为-•个戏剧艺术活跃、复兴的文化强国;让戏剧成为都市文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姪紫嫣红的
8、文艺百花园中一朵奇葩,成为宣传的窗口和传播精神文明、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使者。【参考文献】《戏剧从刊》《上海戏剧》《四川戏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