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小学读书征文《带着智慧进课堂》.doc

向东小学读书征文《带着智慧进课堂》.doc

ID:50214520

大小:42.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5

向东小学读书征文《带着智慧进课堂》.doc_第1页
向东小学读书征文《带着智慧进课堂》.doc_第2页
向东小学读书征文《带着智慧进课堂》.doc_第3页
向东小学读书征文《带着智慧进课堂》.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向东小学读书征文《带着智慧进课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的教育实践”征文带着智慧进课堂——读《重建课堂文化》有感邾城街向东小学刘畅英利用空余时间我拜读了丁谷怡、孙双金两位老师主编的《重建课堂文化》,其中第一篇《让智慧进课堂立美育人》给我许多启示。本篇汇集了“教坛智慧之星”——特级教师的课堂生涯与职业人生风采录,以及青年教师成长路径的若干文稿。他们中许多人活跃在学校第一线,始终魂牵梦绕着课堂,追求课堂生活艺术化,为孩子们创造“精神成人”的诗意空间。特级教师们还给“为人之师”提供了榜样,这在于他们都怀有一种职业人生理想——“立美育人”,力求按照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规律来塑造新

2、人。他们的心灵进入了更加深远、广袤的精神领地,并为智慧进课堂提供了崭新的实践平台。徜徉在“教坛智慧之星”的文本中,我努力地从中吸取力量、分享智慧、追随智慧,催生自己新的课堂文化,与这些名师一起走向智慧文化的最高境界。运用智慧让学生当乐学一族“理想的学校是欢乐的学校,理想的教育是乐学教育。”这是丁谷怡老师从事语文教学40多年来的职业人生格言。她认为“乐学是一种爱的体验、一种美的追求、一种创造的激励”,应当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逐步进入一个“乐学——好学——勤奋——创造性地学”的境界,使学校成为能对学生有

3、强烈乐学吸引力、充满欢乐的地方。多年来,丁谷怡老师用乐学的理念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她善于合并同类项,把学习经典的体悟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行动中去。与我们分享了她在课堂上激发与训练学生语文学习乐趣的几种方法:组合词语之乐、对比阅读之乐、多向反思之乐、延伸表演之乐、链接发现之乐。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开始尝试运用丁老师的这些乐学的理念与训练方法。比如:我在教学《盘古开天辟地》一课时,运用了丁老师的“组合词语之乐”的教学方法。我采用复习回顾导入新课,首先听写四个词语:混沌、可恼、冉冉上升、浊。然后用上这几个词,说说盘古开天辟地的情景。这

4、样以“练”寻趣,不仅帮助学生夯实了部分生字新词,做了组词成句的练习,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变换句式的本领和初读阶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可谓一举四得。在教学《第一朵杏花》一课时,运用了“多向反思之乐”的教学方法。在教学“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这一句时,说:“为什么不用‘开’字,而要用‘捧’字?”学生们通过思考,归纳出:“‘捧’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阳光下杏树的热情,写出了第一朵杏花的珍贵,还写出了杏树开花的生动。”我从反面引导,组织训练,激发学生发表异见、独见、创见,使学生获得比正面导练更有效的思考,

5、让学生品尝到学有创意的乐趣。启迪智慧让课堂充满灵动“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孙双金老师说,“如果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的话,那课堂应该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自由的、充实的、快乐的、幸福的。”对照孙老师的标准审视我的课堂,发现原来我追求的是教师自己所谓的教学艺术,忽略了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研究。学生心中的疑问我没有去问,而去琢磨如何设计高明的问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激发我不去研究,而去琢磨如何“先声夺人”的效果;学生学习的方法我不去考虑,而去琢磨如何运用巧妙的教法让学生觉得有趣…

6、…我走入了只研究教师、只研究教材的歧途,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研究的方向。反省之后,备课我再也不闭门造车,而是更多的是走近学生,倾听童声:倾听儿童的问题,倾听儿童的见解,倾听儿童的心声。走近儿童,让我的教学又走入了新的天地。在一次语文课的写字教学环节中,我依次出示了几个生字:鸟、儿、花、开师:小朋友看看这些字,其中有没有不用老师教就已经认识了的字?(我的话音刚落,一个小男孩子举手了。)生:我认识第一个字,是“马”,“一匹马”的“马”。(小男孩说完,马上有人大声喊起来:“错了,错了,不是‘马’,是‘鸟’!”顿时,其他的同学爆发出一阵

7、笑声。刚才回答问题的男孩子红着脸,坐了下去。)师:(我转身在“鸟”的下面写了个“马”,并朝小男孩微笑着。)你真棒!能积极地思考问题。“鸟”和“马”这两个字你都有点儿认识,对不对?(小男孩抬起头,奇怪地望着我。)师:(我走到他座位前)老师猜想你把“鸟”字认成了“马”字,肯定有原因,你愿意告诉大家吗?生:(小男孩点点头,吞吞吐吐地)它们长得很像。师:哦,你发现他们哪里长得像呢?生:(边比画边说)他有都有“竖折折钩”和“一横”。师:说得多好啊!把这两个字的共同点告诉了我们。现在请你再仔细看看这两个字,一定能发现它们的不同的地方。生

8、:(瞪着眼睛看了一会儿,高兴地说)我知道了!师:请你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这两个字,好吗?(小男孩高兴地走上讲台……)以前,我在处理学生回答错误的问题时,往往会采取“谁会认?”“谁来帮助他?”……这样简单的做法,一味追求结果,而忽略了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而现在,我对照孙老师好课的标准,学会了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