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第三课时.docx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第三课时.docx

ID:50169620

大小:12.6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4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第三课时.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第三课时.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第三课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蜡烛》公开课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反复描写蜡烛对于渲染环境、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的重要性。2、学会使用反复描写为习作增色。学习重点体会本文反复描写蜡烛对于渲染环境、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学会使用反复描写为习作增色。教学方法:教授法、讨论法运用幻灯片展示对蜡烛的六次描写,以及精彩句子的赏析,展示主题以及反复描写的作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忆名篇,巧导入法国作家福楼拜在谈《包法利夫人》成功的秘诀时说:“我的完美的艺术仰仗于无数个生活的细枝末节的描写。”事实上,就是独具特色的细节描写为他赢得了读者。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宋代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一

2、支红杏出墙来”,都是因为有了拨动人心的细节描写,才使全篇神采焕然,别具一格。可见,若要打动读者,无论是写人、叙事、状物还是写景,细节描写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正因为细节描写如此重要,我们在七年级系统的进行了一年的细节描写训练,进入八年级,学习《蜡烛》这篇课文,我们又学到了一种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描写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反复描写。二、品蜡烛,学方法(一)品读对蜡烛的六次描写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深情朗读。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

3、,有一次,竟给震倒了。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2、赏析精彩句子: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比较: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

4、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写成这样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主题:蜡烛————赞美与哀痛——表达了老妇人的深沉的爱,还表现了作者对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的赞美。(二)思考:为什么课文《蜡烛》要对“炮火”、黑围巾、蜡烛、烛光进行多

5、次交代和描写?写一两次行不行?总结:反复描写环境描写:炮火、蜡烛——衬托人物、渲染气氛人物描写:动作、围巾——表现主题三、改病文,用技巧1、细看作文,评议优缺点,需要补充哪些描写?讨论发言。2、分组,自由选择反复描写角度3、修改作文四、改习作,再巩固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修改自己的文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